本文件代替DB41/T 805—2013《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与DB41/T 805—2013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防治指标”定义(见3.2,2013版3.1);
b) 增加了主要病害中猝倒病适宜发生温度(见4.1.1,2013年版的4.1.1);删除了病毒病(见2013年版的4.1.10);增加了细菌性流胶病(见4.1.21);调整了部分病害顺序(见4.1,2013年版的4.1);
c) 更改了“主要害虫”中黄蓟马、美洲斑潜蝇、烟粉虱的名称,并增加了虫害防治指标(见4.2.1、4.2.2、4.2.3,2013年版的4.2.1、4.2.2、4.2.3);增加了主要虫害叶螨类(见4.2.5);
d) 更改了“防治原则”(见5.1,2013年版的5.1);
e) 更改了“预测预报”表述内容(见5.2.1,2013年版的5.2.1);
f) 将“种子处理”更改为“温汤浸种”,并更改了相关内容(见5.2.2.2,2013年版的5.2.2.2);将“嫁接防病”更改为“嫁接换根”,并更改部分表述(见5.2.2.3,2013年版的5.2.2.6);将“耕作改制”更改为“轮作倒茬”,并删除后半部分(见5.2.2.4,2013年版的5.2.2.4);将“肥水管理”更改为“水肥一体化”,并更改了内容(见5.2.2.5,2013年版的5.2.2.5);增加了“清洁田园”(见5.2.2.6);
g) 将“人工引移、释放天敌”更改为“释放天敌”,并更改内容(见5.2.3.1,2013年版的5.2.3.1);更改了“生物药剂”表述(见5.2.3.2,2013年版的5.2.3.2);
h) 将“日光消毒”更改为“土壤高温处理”,并更改了有关内容(见5.2.4.1,2013年版的5.2.4.1);将“环境控制”更改为“通风降湿”,并将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生态防治”(见5.2.4.3,2013年版的5.2.2.3);
i) 将“人工诱杀”更改为“色板诱杀”,并更改了有关内容(见5.2.5.1,2013年版的5.2.5.1);删除了“银灰膜驱蚜”(见2013年版的5.2.5.2);增加了“杀虫灯诱杀”(见5.2.5.2);将“设施保护”更改为“防虫网覆盖”(见5.2.5.3,2013年版的5.2.5.3);
j) 删除了“土壤消毒”(见2013年版的5.2.6.1);将“育苗器具消毒”分为“育苗基质消毒”和 “育苗穴盘消毒”(见5.2.6.1、5.2.6.2,2013年版的5.2.6.2);更改了“种子处理”有关内 容(见5.2.6.3,2013年版的5.2.6.3);删除了“适时防治”“农药种类选择”“农药使用准则”(见2013年版的5.2.6.5、5.2.6.6、5.2.6.7);增加了“生长期防治”(见5.2.6.5);
k) 删除了附录(规范性)黄瓜农药安全使用方法、附录(规范性)黄瓜生产禁止使用农药(见2013年版的附录A、附录B);
l) 更改了附录(资料性)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见附录A、B,2013年版的附录C)。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济源市园艺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朴周、薛梦宁、曹 贤、胡俊芳、赵 洁、孙红霞、翟清云、赵兴华、翟庆慧、李东锋、靳俊英、郭五军、张 龙、翟军伟、张建平、宋新阁、颜卫东、郭利娟、王献忠、史红娜、何 丽、黄红宁、曹艳会。
本文件所替代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DB/T 805-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