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代替JT/ T 795—2011《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与JT/ T 795—2011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 章,2011 年版的第1 章);
———更改了“事故汽车修复”“弯曲变形”“折曲变形”的术语和定义(见3. 3、3. 5、3. 6,2011 年版的
3. 3、3. 5、3. 6);
———增加了“扭曲变形”“凹陷变形”“破损”“断裂”“脱落”“刮痕”“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术语和
定义(见3. 7 ~3. 13);
———更改了事故车“损伤诊断”要求(见5. 1. 1,2011 年版的4. 1. 1);
———更改了损伤等级评定中总成(系统)的界定依据(见5. 1. 2. 1,2011 年版的4. 1. 2. 1);
———增加了过程检验不合格的处置要求(见5. 2. 3);
———更改了一级损伤竣工检验要求(见5. 3. 2,2011 年版的4. 3. 2);
———增加了维修工艺的作业安全要求(见6. 1);
———更改了车辆解体和总成分解的操作依据(见6. 2. 1,2011 年版的5. 1. 2、5. 1. 3);
———增加了焊接、紧固件连接、铆接、粘接连接部位的拆卸要求(见6. 2. 2 ~6. 2. 5);
———更改了车架/ 车身校正的技术依据和技术要求(见6. 3. 1,2011 年版的5. 2. 1);
———增加了铝制车身结构件的校正要求和切割要求(见6. 3. 3、6. 3. 4);
———更改了车身尺寸校正要求(见6. 4. 1,2011 年版的5. 3. 1);
———增加了铝制车身板件维修更换要求(见6. 4. 4);
———更改了焊接方式工艺、位置要求(见6. 5. 1,2011 年版的5. 4. 1);
———增加了铝制件焊接要求和质量要求(见6. 5. 2、6. 5. 3、6. 5. 4);
———更改了粘接工艺要求(见6. 5. 5,2011 年版的5. 4. 7);
———增加了铆接工艺要求(见6. 5. 6、6. 5. 7、6. 5. 8);
———增加了线束装配和电控单元装配要求(见6. 7. 5、6. 7. 6);
———增加了铝制车身结构件、铸铝合金零部件、塑料件的修换原则(见7. 2、7. 5、7. 11);
———更改了车身板件的修换原则(见7. 3,2011 年版的6. 4、6. 5);
———更改了电子控制系统、照明和信号系统、线束等零部件的修换原则(见7. 7、7. 8,2011 年版的
6. 7、6. 8);
———更改了安全气囊、安全带的修换原则(见7. 9、7. 10,2011 年版6. 9、6. 10);
———更改了整车外观及附件、基本参数、转向操纵性、制动性能、前照灯灯光性能、动力性、排放性能
等竣工检验要求,增加了检验方法(见第8 章,2011 年版的D. 1. 1、D. 1. 5、D. 2、D. 3、D. 5、D. 6、
D. 8);
———删除了滑行性能、汽车噪声、喇叭声级的竣工检验要求(见2011 年版的D. 4、D. 9、D. 10);
———增加了电动汽车、CNG 和LNG 汽车竣工检验的特殊要求和检验方法(见第8 章);
———更改了整车损伤等级划分方法,增加了电动汽车损伤界定相关内容(见附录B,2011 年版的附
录B);
———更改了过程检验技术要求,增加了电动汽车相关内容(见附录C,2011 年版的附录C);
———更改了关键零部件列表(见附录D,2011 年版的附录E)。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24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
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麦特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公高远(北京)汽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交
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甘肃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书权、邬果昉、刘富佳、陈潮洲、杨小娟、刘元鹏、王平、夏国强、张凯、盖方、
许书军、刘建农、张杰、李自成、于潇、王浩、胡学英、姚建亮、武卫忠、王海良、张学海、王锦瑞、邓有志、
李占锋、顾平林。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 年首次发布为JT/ T 795—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规定了事故汽车修复的作业流程、工艺要求、零部件修换原则、竣工出厂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和质量保证。
本文件适用于碰撞事故损伤汽车的修复,涉水和火灾事故汽车修复参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