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020
CCS C 6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代替WS/T 208—201
WS/T 10028—2024
1
氟斑牙诊断
Diagnostic for dental fluorosis
2024-10-11发布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
2025-03-01实施
布
WS/T 10028—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WS/T 208—2011《氟斑牙诊断》,与WS/T 208—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内蒙古自
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 修改了氟斑牙中度标准(见第5章,2011年版的第4章);
f) 将附录A由资料性变更为规范性附录(见附录A);
g) 修改了附录A中关于检查和记录乳牙和恒牙氟斑牙方法的内容(见附录A);
h) 删除了附录B中釉质混浊的鉴别诊断(见附录B);
i) 修改了附录B中釉质发育不全的定义(见附录B)。
a)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
b)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1年版的第2章);
c) 修改了诊断中白垩样改变、釉质着色和釉质缺损的解释(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3章);
d) 删除了原标准氟斑牙极轻分度,将氟斑牙极轻度与轻度合并为轻度(见第5章,2011年版
的第4章);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归口。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卫东、王丽华、李艳红、高彦辉、阮建平、赵丽军、林勤、孟献亚、王永
平、叶红兵、虞晨。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1年首次发布为WS/T 208—2001,2011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WS/T 10028—2024
1
氟斑牙诊断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方性氟中毒调查时人群氟斑牙的诊断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病情监测和防治效果的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氟斑牙dental fluorosis
斑釉症enamel fluorosis
牙发育形成期间,因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病理性改变的牙齿。
注:又称“氟牙症”。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特征性改变发生在牙釉质,包括釉质呈白垩样改变、着色或缺
损等,但也可累及牙本质和牙骨质。
4 诊断
牙发育形成期间有明确的过量氟暴露史,结合临床检查,按照附录A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具有以
下1项,可诊断为氟斑牙:
a) 白垩样改变:牙表面部分或全部釉质失去光泽,出现不透明的白垩样或粗糙似粉笔样的条纹、
斑点、斑块,或整个牙面呈白色大理石样的一种病理性改变。
b) 釉质着色:牙表面出现浅黄、黄褐色、深褐色或黑色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着色范围可由细小
斑点、条纹、斑块直至布满大部分釉面。
c) 釉质缺损:牙釉质破坏、脱落,牙面出现点状甚至地图样凹坑的一种病理改变。缺损呈浅蜂窝
状,深度仅限于釉质层,严重者釉质大片缺失。
5 分度
正常
釉质呈半透明乳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
可疑
釉质的透明度与正常釉质相比有轻微改变,隐约可见少许白纹或白色斑点,既不能确诊为轻度氟斑
牙又不能确诊为正常牙。
WS/T 10028—2024
2
轻度
釉质有明显的白垩样改变,可为细小的白色条纹或似纸样的白色不透明区,不规则地分布在牙面上,
白垩色不透明区甚至遍及整个牙面,牙面无光泽,牙面的某些部位可显露磨损现象,上颌前牙有时可见
釉质模糊着色。
中度
釉质白垩色不透明区遍及整个牙面,且有明显的釉质着色或在唇颊面有微小的独立的窝状釉质缺损。
牙齿可有明显的磨损,形态无明显改变。
重度
釉质表面严重受累,明显发育不全,釉质缺损出现融合,呈带状或片状,甚至影响牙的正常形态。
牙面有广泛着色,其颜色可自棕色至接近黑色不等,牙常呈侵蚀样外观。
6 鉴别诊断
氟斑牙的判定应与牙外源性着色、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和龋齿等进行鉴别,鉴别诊断方法见附
录B。
WS/T 10028—2024
3
附录A
(规范性)
检查方法
A.1 检查时,光线应充足,清洁牙的唇颊面,使牙面保持洁净、干燥。
A.2 检查每个牙唇颊面牙釉质损害状况后,选择2 颗病损最重的牙,依其釉面损害程度逐个进行氟斑
牙分度诊断,若被选的2 颗牙受损程度不同,则以受损程度较轻的氟斑牙诊断,代表受检者的氟斑牙诊
断分度。
A.3 检查和记录氟斑牙时不区分乳牙和恒牙。
A.4 检查部位为牙的唇颊面。
WS/T 10028—2024
4
附录B
(资料性)
鉴别诊断
B.1 牙外源性着色
一般为沉积于牙冠表面的牙菌斑、牙石、软垢及色素(烟、茶)渍等,常常是牙的舌面较唇颊面重,
下颌牙较上颌牙重。仔细观察可见其附着在牙面上,外力可以除去。
B.2 釉质发育不全
婴幼儿在牙齿发育矿化时期,由于全身和局部的原因,导致牙釉质结构发育障碍。常见婴幼儿营养
缺乏、内分泌失调或高热性疾病。釉质表面形成带状或窝状棕色凹陷,易与氟斑牙混淆。本症诊断要点
是釉质发育不全发生在同一时期形成和萌出的牙,其缺损的釉质呈现数量减少而质量正常。
B.3 四环素牙
在牙发育矿化期间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与牙本质形成四环素钙正磷酸盐复合物而使牙
弥漫性着色,颜色从淡的灰色、黄色或黄褐色,直至更深的灰色、黄色或棕色。牙釉质正常。
B.4 龋齿
牙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牙釉质、牙本质或牙骨质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破坏的细菌性疾病。龋病多发生
在牙的窝沟点隙及邻面,轻者可见棕褐色至棕黑色斑,表面失去光泽,重者可见到龋洞,病变较单一,
探诊时龋坏处釉质粗糙,质地较软,被检者主诉对冷、热、酸、甜等刺激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