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化 基于实体建构的工程创新路径
作者:王浩程 著
出版时间:2018年版
丛编项: 基于实体建构的工程创新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和路径研究”(批准号: DIA170372)的研究成果,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实践观,从理论上阐述了工程文化的诸多要素,通过对实体和工程物建构过程的工程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剖析,说明工程文化作为工程创新路径的深刻道理和实施的可行性。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规划,通过对工程文化涉及的内涵、历史、现实、思维、哲学、艺术等要素的论述和分析,以若干“知识点滴”作为实例,探讨工程文化作为制造业工程创新路径的现实意义。 本书可作为理论探讨的读物,也可以作为普及工程知识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工程的本质和内涵
1.1工程与工程文化
1.1.1工程的概念
1.1.2工程文化的理性思考
1.2工程的本质
1.2.1基于建构观点的工程本质
1.2.2基于存在观点的工程本质
1.2.3基于价值观点的工程本质
1.2.4基于文化观点的工程本质
1.3工程的内涵
1.3.1内涵概念解析
1.3.2关于内涵式发展
1.3.3工程的文化内涵
1.4工程与科学、技术、产业
1.4.1概念描述
1.4.2辩证关系
第2章工程的历史溯源
2.1工程的起源
2.1.1工程与认识活动
2.1.2基于造物的工程起源
2.1.3基于方法的工程起源
2.2工程的发展
2.2.1采集、狩猎的原始工程发展阶段
2.2.2农业、手工业的工程发展阶段
2.2.3工业革命的工程发展阶段
2.2.4信息革命的工程发展阶段
2.3工程的演化
2.3.1词义辨析
2.3.2要素作用的工程演化
2.3.3工程演化的动力和机制
第3章工程的时代使命
3.1工程与经济改革
3.1.1工程活动与经济活动
3.1.2新经济下的工程发展
3.1.3供给侧改革中的工程文化
3.1.4经济新常态与工程
3.2工程与国家发展
3.2.1工程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
3.2.2工程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3.2.3工程与“互联网+”行动计划
3.3工程与教育改革
3.3.1教育与工程教育
3.3.2工程之于人的塑造
3.3.3“新工科”工程教育
3.3.4基于工程的素质教育
第4章工程与思维
4.1思维的本质
4.1.1思维的含义
4.1.2自我意识提升——思维的发展
4.1.3思维方式
4.1.4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
4.2“物”的存在——实体思维
4.2.1“实体”的词义解析
4.2.2基于经济的实体思维
4.2.3基于政治的实体思维
4.2.4基于文化的实体思维
4.3“物”的建构——工程思维
4.3.1工程对思维的影响
4.3.2工程思维的概念分析
4.3.3工程思维的特征
4.3.4工程思维的方法
4.3.5工程思维的流程
4.4“物”的新生——创新思维
4.4.1工程创新
4.4.2工程创新思维
第5章工程与哲学
5.1工程的唯物观
5.1.1工程的唯心观
5.1.2工程的旧唯物观
5.1.3工程的历史唯物观
5.1.4工程的辩证唯物观
5.2工程的系统观
5.2.1系统和系统观
5.2.2工程系统
5.2.3系统工程
5.3工程的伦理观
5.3.1伦理和伦理观
5.3.2工程的伦理观问题
5.3.3工程师的伦理意识与责任
5.4工程的价值观
5.4.1价值和价值观
5.4.2工程的利益价值观
5.4.3工程的公益价值观
第6章工程与艺术
6.1艺术的魅力与表达
6.1.1艺术的形式
6.1.2艺术的魅力
6.1.3艺术的工程表达
6.2工程设计与艺术
6.2.1工程设计的艺术要素
6.2.2工程设计的艺术方法
6.2.3工程设计的艺术特征
6.3工程材料与艺术
6.3.1材料的工程属性
6.3.2材料的艺术属性
6.3.3材料工程属性和艺术属性的关系
6.4工程制造与艺术
6.4.1传统工艺与艺术
6.4.2数控工艺与艺术
6.4.33D打印技术与艺术
6.4.4表面处理工艺与艺术
6.4.5电火花工艺与艺术
第7章工程文化的路径探析
7.1基于中国制造的路径思考
7.1.1理性的路径思考
7.1.2实践的路径思考
7.1.3创新的路径思考
7.2“文化自信”的路径探寻
7.2.1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自信
7.2.2最具实感的自信——工程文化自信
7.2.3工程文化自信筑就工程文化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