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机械书籍 >普通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 制冷与热泵技术 吴延鹏 主编 2016年版

普通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 制冷与热泵技术 吴延鹏 主编 2016年版

收藏
  • 大小:43.76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机械书籍
  • 更新日期:2023-09-26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制冷   卓越   主编   工程师   教材
资源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 制冷与热泵技术
作者: 吴延鹏 主编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制冷与热泵技术》是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制冷与热泵技术”课程本科生教材,也是按照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大纲要求编写的考试辅导教材。《制冷与热泵技术》共分为8章,主要针对建筑用制冷与热泵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制冷与热泵工质、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吸收式制冷(热泵)、小型冷库设计的基础知识、蓄能技术及其应用、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制冷与热泵技术》按48学时组织内容编写,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每章均配有本章小结、习题和研究型专题,便于不同需求的学生选用。
  《制冷与热泵技术》既可以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和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的辅导教材,也可以作为本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还可以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0章 绪论
0.1 制冷与热泵的定义
0.2 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
0.3 热泵技术的发展历程
0.4 制冷方法
0.5 国内外制冷与热泵行业相关的学会(协会)简介
0.6 制冷与热泵技术的新进展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1章 制冷与热泵工质
1.1 制冷剂的种类及性能
1.1.1 制冷剂的种类及编号方法
1.1.2 对制冷剂的要求及常用制冷剂的性能
1.2 CFCs及HCFCs的淘汰与替代
1.3 载冷剂
1.3.1 对载冷剂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
1.3.2 载冷剂分类
1.4 蓄冷介质
1.5 润滑油
1.6 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

第2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循环
2.1 理想制冷(热泵)循环——逆卡诺循环
2.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理论循环
2.2.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2.2.2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热力计算
2.2.3 液体过冷、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
2.3 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循环
2.3.1 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2.3.2 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2.3.3 二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2.3.4 二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2.3.5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中间压力的确定
2.4 复叠式制冷循环
2.5 C02跨临界制冷(热泵)循环
2.5.1 C02制冷循环的分类及其特点
2.5.2 C02跨临界循环的热力计算
2.5.3 C02跨临界循环的应用
2.6 实际制冷(热泵)循环
2.6.1 实际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2.6.2 实际循环的性能

第3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
3.1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压缩机
3.1.1 制冷(热泵)压缩机的分类
3.1.2 活塞式压缩机
3.1.3 螺杆式压缩机
3.1.4 涡旋式压缩机
3.1.5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3.1.6 离心式压缩机
3.2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换热设备
3.2.1 蒸发器
3.2.2 冷凝器
3.3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节流机构及辅助设备
3.3.1 节流机构
3.3.2 辅助设备
3.4 制冷(热泵)机组
3.4.1 制冷(热泵)机组的分类
3.4.2 空气源热泵
3.4.3 地源热泵
3.4.4 空气调节机组
3.5 制冷(热泵)机组的能效及性能评价指标
3.5.1 制冷(热泵)机组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3.5.2 制冷(热泵)机组的工况和性能指标
3.6 制冷(热泵)机组的测试方法

第4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
4.1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组成
4.2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设计
4.2.1 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
4.2.2 制冷剂管道的材质
4.2.3 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
4.2.4 R717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
4.2.5 制冷剂管道直径的选择
4.2.6 制冷剂管道的安装
4.3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自动控制..
4.3.1 制冷(热泵)系统自动控制的主要环节
4.3.2 制冷(热泵)系统自动控制的实施
4.4 制冷(热泵)机组的经济运行

第5章 吸收式制冷(热泵)
5.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理论循环
5.1.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5.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5.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特点及其主要性能参数
5.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及其特点
5.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5.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5.3.1 吸收式热泵的能量、温度转换
5.3.2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5.3.3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5.3.4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特点
5.4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结构特点及附属措旋
5.4.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结构特点
5.4.2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主要附加措施和制冷量衰减
5.5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设计选型及机房布置
5.5.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设计选型
5.5.2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机房布置
5.6 吸收式热泵在能量回收中的利用
5.6.1 工业企业的余热回收利用
5.6.2 热电厂的余热回收利用
5.6.3 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5.7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经济运行

第6章 小型冷库设计的基础知识
6.1 冷库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
6.1.1 冷库温、湿度要求
6.1.2 冷库建筑围护结构的设置
6.1.3冷库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
6.2 冷库制冷系统设计及设备选择
6.2.1 冷库制冷系统的组成
6.2.2 冷库的冷负荷计算
6.2.3 制冷系统的选择
6.2.4 冷库制冷系统设备选型
6.2.5 装配式冷库的选型
6.3 气调储藏
6.4 氨制冷冷库的安全运行
6.4.1 近年的氨制冷系统安全事故及其原因分析
6.4.2 热氨融霜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6.4.3 系统的改进措施

第7章 蓄能技术及其应用
7.1 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7.1.1 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
7.1.2 蓄冷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
7.1.3 蓄冷技术的应用场合
7.1.4 蓄冷技术的分类
7.2 水蓄冷
7.2.1 水蓄冷系统的组成
7.2.2 水蓄冷空调的特点
7.3 冰蓄冷
7.3.1 冰蓄冷系统的形式
7.3.2 冰蓄冷系统的特点
7.4 蓄冷系统的设计步骤及内容
7.4.1 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
7.4.2 蓄冷负荷的确定
7.4.3 蓄冰装置容量的确定
7.4.4 蓄冷系统的控制
7.5 蓄热系统的类型、系统组成及设置要求
7.5.1 蓄热系统的分类
7.5.2 电锅炉蓄热系统-
7.5.3 蓄热系统的设置要求和运行保养
7.5.4 电锅炉容量及蓄热设备的确定
7.6 蓄冷(蓄热)与制冷机(热泵)耦合技术
7.6.1 蓄冷.热泵耦合系统构成及工作流程
7.6.2 蓄冷_热泵耦合系统的特点

第8章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8.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概念
8.2 采用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意义
8.3 冷热电三联供的使用条件
8.4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8.5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设计
8.5.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设计原则
8.5.2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