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规划教材 空间构成
作者:何彤,张毅,陈岚 著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空间构成”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首先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然后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错觉所营造成的空间印象作为理论支撑;把如何组建空间结构、如何营造空间形态作为技术探索;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空间形态的意念创造,图文并茂,阐释理论,让读者更易于了解空间塑造的方式方法;借鉴国内外的名家名作引发读者创想,鼓励原创性的呈现;对空间构成类型、构成手法,创新手段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运用平面转向立体的图形表达方式,以及系统的空间美学表达方法探讨空间的构成和创想。
艺术和设计都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们希望通过艺术设计改造世界、改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设计虽然不如艺术那样随心所欲,但同样可以创造出艺术作品般的造型美感和精神价值,安东尼·高迪和扎哈·哈迪德用作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作为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室内外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空间构成及形态语言的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几年,在空间设计领域中不断涌现出时代感很强的全新设计,这与空间构成在一定程度上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是分不开的。在空间构成中,“实体”和与之对应的“虚空间”得以产生和存在,是用“实体”进行封闭或者分割“虚空间”而成,也是人们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场所。室内外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往往就是运用材质、色彩、设备、光影、声音、温度、陈设、绿化及建筑和装饰小品等各种造型要素与手法,创造出各式各样的设计语言。而这些设计语言通过归类、提炼、总结等手段的处理,形成空间构成系统化的学术表达。在空间设计中,样式各异的装饰、形象众多的陈设和变化无穷的色彩所构成的丰富形象,正是对空间的创造与限定。空间是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的主要对象,也是内涵所在。空间也是纯艺术能发挥无限能动性的依存场所。
空间的不断变化,恰恰就构成每个人不同时间所处、所感受、所接触的场所。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设计需要用专业化的设计语言对形态各异的场所进行计划、安排及创造。因其设计人员首先应建立空间概念与空间感,思路清晰地调动各种构成要素,运用各种处理手法进行空间创造。空间感的建立方法甚多,而学习空间构成、掌握体积与空间构成方面的分解组合法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录
第一章 定位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教学目的
四、能力目标
五、前期课程
第二章 构成原理
第一节 “空”的缥缈
一、空间“维度”
二、空间“名字”
三、空间“姿势”
四,空间“审美”
第二节 “间”的美丽
一、空间限定
二、空间组织
三、空间结构
四、空间性格
五、空间变化
第三节 “闭”的智慧
一、内空间形态
二、内空间洞口
三、内空间的分隔、组合及序列
四、内空间构成走向艺术设计
第四节 “敞”的悠然
一、外空间的空间体
二、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三、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四、外空间构成走向艺术设计
第五节 “光”的晶莹
一、光的基本概念
二、照射光的空间构成
三、透射光的空间构成
四、反射光的空间构成
五、动态光的空间构成
六、光环境与空间性格
第六节 “水”的灵动
一、水体特性与空间构成
二、水体造型与空间构成
三、水体态势与空间意趣
第七节 “动”的韵味
一、自然游动与空间构成
二、机械驱动与空间构成
三、人力触动与空间构成
四、动态构成与空间情绪
第三章 探索实践
第一节 课程阶段设计总表
一、图形表达和制作体验第一周
二、内空间构成第二周
三、外空间构成第三周
第二节 材料及构成手段
一、走向空间
二、空间形态构成手段——线
三、空间形态构成手段——面
四、空间形态构成手段——块
第三节 学生案例分析
一、第一周作业
二、第二周作业
三、第三周作业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