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中的遗产 遗产保护研究的视野·方法·技术 上
作者: 周小棣等著
出版时间:2018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是作者对遗产保护方法的思考,主要是就实际的遗产保护案例,着重总结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编制的实践经验,检验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论思维和可行的技术采用。随着实践的持续,遗产保护研究亦借此呈现出由浅入深、从点至面、从窄变宽的思维态势。
本书适用于历史建筑的研究与保护相关从业人员。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编 帝国的边界: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建造信息
导言
1.1 明代夯土长城的城墙材料与构造——以大同镇段为例
1.2 基于军事运作的明长城选址与布局特征——以小河口段为例
1.3 九门口长城水门数目及“一片石”所指探讨
1.4 “中国明清城墙”申遗背景下的价值挖掘:兴城古城外城墙考释
1.5 明代砖砌空心敌台的形制与构造特征——以镇宁楼为例
第二编 神民之间:信仰与行为及其空间表征
导言
2.1 龙天与圣母:晋水流域民间信仰的在场与城乡关系
2.2 镇山与镇庙:古代山川崇拜中的建筑与景观呈现
2.3 通用的祭祀仪式与差异的建筑等级:镇庙建筑的早期历史及岳/庙、镇庙的等级分化
2.4 官方态度与管理模式:镇庙建筑群规模差异的缘由探析
2.5 田野考察(一):晋南稷王庙
2.6 晋南现存稷王庙调研与探析
2.7 田野考察(二):山西后土庙
第三编 故城故人有所思:城市遗产的当代转型与公共空间化
导言
3.1 现代城市巨构中的古城记忆再现:大同东小城
3.2 碎片化古城中的公共空间重构:大同华严寺一善化寺地段
3.3 “次焦点”历史地段的空间改造:南京钟岚里
3.4 以一座活的古城重建旷野间隐含的结构:晋阳古城遗址上的太原县城
3.5 从对象到场域的文化景观整合:太原太山龙泉寺
3.6 民间智慧的惠泽与反哺:邢台英谈村
3.7 约束的窗口:南京明城墙中央门西段
第四编 事件途径:关于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方法
导言
4.1 事件证据本体的真实性再现:平顶山惨案遗址
4.2 史实的信息链接与完整表达:战犯管理所旧址
4.3 纪念物的保护对象构成及战场遗存的保护模式: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纪念塔
4.4 城市缝隙中的“一般性”文物建筑生存:银冈书院
4.5 晚清海防体系的时空节点与多样性选择:西炮台遗址
4.6 空间序列重塑下的历史信息传承:元帅林
第五编 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营建
导言
5.1 太原府城:城市格局、职能建筑、商业街市
5.2 西山故事:山水城景、营建漫漫、筑景构境
第六编 造郭以守民:明代山西城池建设
导言
6.1 城市体系:地理特征、行政区划、军事防御、四大体系
6.2 城池修筑:六个阶段、由北往南、十类项目、三段分期
6.3 工程组织:修城动因、人员组织
6.4 城池规模:城周大小、城垣高度、城门数量、防御要素
6.5 城楼配置
第七编 另一种版图叙事:春秋至两汉鲁中南地区城市组群变迁
导言
7.1 鲁中南地区的42座城址:信息搜集、组群要素
7.2 春秋战国时期:战事简史、国都形势、运行模式
7.3 两汉时期:郡国并行、郡县邑城、区域特征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