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生态设计手册

收藏
  • 大小:89.11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生态设计手册
出版时间:2014年
容简介
 《生态设计手册》分为三部分:一、生态设计的概念、前提、理论等基本介绍;二、生态设计导则(包括帮助设计者确定所要设计的生态内容;系统的室内舒适条件和相关的系统设计;系统的内外环境关系;系统的输入输出;系统的评估);三、相关的生态思考。本书是作者长期实践探索的总结。它以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建筑生态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而广泛地介绍了生态设计知识和系统的生态设计方法,并结合了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普通生态学等理论的知识,对建成环境中的生物物种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讨,介绍、提出了”城市屋顶空间物种”、”景观桥”、”正干扰”等概念;作者对被动生态设计,如”风铲”、”被动式日照系统”等较为重视,介绍了通过计算机流体动态模拟等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善建筑微气候。 本书论述对象主要为建筑以及基础设施等建成环境,少部分章节还有产品生态的内容,有利于拓宽生态设计的视野;而且本书没有难以理解的公式和理论推导,容易为读者所掌握与应用;特别是作者总结出的如”空中庭院”、”绿化遮荫”、”垂直连续绿化”和”生物与非生物一体化设计”等设计方法,对于我国湿热地区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借鉴价值。
目录
绪言A部分& & 基本假设与策略& & 何为生态设计?& & 人工与自然系统的生态整合设计& & 生态设计的目标:& & 环境友好的、与环境无缝紧密整合的设计& & 生态设计的基础:& & 生态系统概念& & 生态拟态:& & 基于生态系统模拟的设计& & 生态设计的一般法则和理论基础:& & 从系统到环境的互动矩阵B部分& & 设计指导& & 考察设计的前提条件:& & 决定是否建造/制造& & 识别设计客体是产品(无固定或仅有临时场所)还是建筑或基础设施(二者皆有场所特异性):& & 确定有效期的策略、场所特异性及设计系统的固定& & 确定设计与环境融合所能达到的程度:& & 确立特定的约束条件& & 评估设计系统所在场地的生态历史:& & 选址和确立总体场地策略& & 调查设计系统的生态系统(针对特定场地的设计):& & 为规划设计设立生态基准和背景,以保护生态系统井恢复受损或退化环境& & 描述与当地生态系统相关的设计系统(人造或复合生态系统)边界:& & 确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大体范围& & 通过设计来平衡设计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组分:& & 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将设计系统的无机质与生物质整合,并设计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案& & 通过设计改善现有生态连接并建立新的生态连接:& & 提高设计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现有组分,同时建造新的生态廊道和生态连接& & (如使用生态陆桥、树篱和提升水平整合度)& & 通过设计降低建成环境对当地生态的热岛效应:& & 降低并改善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 & 通过设计减少设计系统中不同的交通模式、道路和车辆停车场的影响& & 通过设计整合设计系统的广域规划背景和城市基础设施& & 通过设计改善室内舒适度(针对作为围护结构的设计系统):& & 基于优化模式(B13一B17)设计的建成环境& & 通过设计优化设计系统的所有被动模式(或生物气候设计):& & 确定建成环境、布局、规划的配置,在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提高室内舒适度水平,& & 采用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低能耗设计& & 通过优化设计系统中所有混合模式:& & 在部分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提升室内舒适度水平,采用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低能耗设计& & 通过设计优化系统中的全模式方案:& & 通过设计使用最少的可再生能源,并且采用适合当地气候的低能耗设计,以提高舒适度水平& & 通过设计优化系统的生产模式方案:& & 在独立制备能源的前提下,采用适应当地气候的低能耗设计,通过设计提升室内舒适度水平& & 通过设计优化系统中的复合模式方案:& & 采用复合模式,在使用较少的可再生能源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提升室内舒适度水平,& & 采用适应当地气候的低能耗设计& & 通过设计将生物质与设计系统的无机质进行内部整合& & (如通过室内景观美化、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等)& & 水资源的节约、回收利用和集蓄设计:节水& & 废水和污水处理以及循环回收系统的设计:& & 控制并整合人类的废弃物以及其他排放物& & 粮食生产与自给设计:& & 通过设计推动城市农业和永续农业& & 根据生态系统的循环特征来类比设计建成系统中材料的使用,& & 以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 持续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和最终的生态整合设计& & 垂直整合设计:& & 设计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元化整合设计& & 通过设计减少生态系统的噪声与光污染& & 将建成环境作为物质与能量输入流的管理中转站进行设计:& & 通过设计系统评估建成环境的输入、输出及其结果& & 通过设计保护不可再生能源与物质资源& & 建成环境的输出物管理以及与自然环境的整合设计:& & 通过设计消除污染并形成良性的生态整合& & 对建成系统进行从源头到重新整合的全生命周期设计:& & 通过设计推动其持续的再利用、循环利用和再整合& & 使用环境友好型的材料、家具、装置、设备,以及可持续再利用、& & 循环或重新整合的产品进行设计:& & 评估用于设计系统的不同材料的环境影响& & 通过设计减少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维护的使用及对共享的全球环境的影响(系统性的整合)& & 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系统整体环境整合水平进行整体设计(产品、结构、基础设施)再评估C部分& & 相关思考& & 何为绿色美学& & 实践问题& & 生态设计的未来:& & 作为人工一自然系统生物整合设计并行基础的修复设计& & 附录一& & 与全球环境问题相关的关键性国际发展事件年表& & 附录二& & 可持续发展& & 附录三& & 里约原则& & 术语译后记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