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后新农村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四川地震灾后新农村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在对地震灾后农村受灾情况评估的基础上,着重于阐述地震灾后新农村土地利用、生活设施重建、生态环境恢复、生产设施重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同时编入专章介绍了新农村乡土特色保护与营建;并且针对地震灾后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三生、两创新”的重建思想,通过在重建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灾后重建理论体系。《四川地震灾后新农村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可供受灾地区和支援灾区重建的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关心和参与灾区重建的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以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建筑师、规划师、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立题缘起
1.1.2 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灾后重建发展现状与进展
1.2.1 国外灾后重建发展现状与进展
1.2.2 国内灾后重建研究现状与进展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区概况及SWOT分析
1.4.1 研究区概况
1.4.2 SWOT分析
第2章 农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技术
2.1 地质灾害概述
2.1.1 地质灾害
2.1.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2.1.3 我国地质灾害分布范围
2.1.4 地震次生灾害
2.2 地质灾害评估
2.2.1 地质灾害评估的目的与特点
2.2.2 地质灾害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2.3 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地质灾害评估
2.3 地质灾害防治
2.3.1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3.2 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第3章 地震灾后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3.1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3.1.1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3.1.2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3.1.3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3.2 农村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3.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3.2.2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3.2.3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3.2.4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3.2.5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3.3 棚花村地震灾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3.3.1 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
3.3.2 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及原则
3.3.3 土地利用目标
3.3.4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3.3.5 土地专项规划
3.3.6 实施规划的措施和要求
第4章 地震灾后新农村生活设施重建关键技术
4.1 地震灾后自然村落重建规划
4.1.1 震后村落建设用地选址
4.1.2 震后村落规划建设
4.1.3 震后村落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4.1.4 震后道路交通系统恢复重建
4.1.5 震后自然村落重建案例分析——以棚花村为例
4.2 地震灾后新农村防灾空间的营建
4.2.1 震后新农村防灾系统的建立
4.2.2 震后新农村防灾空间系统规划构建
4.2.3 震后新农村防灾空间规划案例分析
4.3 地震灾后新农村建筑及配套设施重建关键技术
4.3.1 灾后新农村建筑设计技术
4.3.2 灾后新农村电力建设技术
4.3.3 灾后新农村沼气关键技术要点
4.3.4 灾后新农村分散供水技术要领
第5章 地震灾后新农村生产恢复重建技术
5.1 震后农村产业重建的组织形式
5.1.1 中国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概述
5.1.2 四川农村灾前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及灾后面临的问题
5.1.3 震后棚花村产业重组分析
5.2 农业生产创新性模式——循环农业模式
5.2.1 循环农业概述
5.2.2 循环农业模式的类型
5.2.3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5.2.4 震后棚花村循环农业产业规划案例分析
5.3 农业生产恢复举措与创新性技术要点
5.3.1 农作物恢复生产举措
5.3.2 果林恢复生产及创新性技术要点
5.3.3 动物防疫防控举措及畜禽养殖相关技术要点
5.3.4 水产品的恢复生产举措及创新性技术要点
第6章 地震灾后新农村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及生态资源开发利用
6.1 农村生态系统概述
6.1.1 农村生态系统组成
6.1.2 农村生态系统结构
6.1.3 农村生态系统功能
6.1.4 农村生态系统演变
6.2 农村生态环境恢复概述
6.2.1 农村生态环境恢复的概念
6.2.2 农村生态环境恢复的内容
6.2.3 农村生态环境恢复技术与措施
6.3 灾后棚花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6.3.1 植被生态系统受灾现状分析
6.3.2 自然山体受灾现状分析
6.3.3 水系统受灾现状分析
6.3.4 土壤系统受灾现状分析
6.3.5 大气受灾现状分析
6.4 灾后棚花村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6.4.1 植被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
6.4.2 自然山体修复关键技术
6.4.3 水系统修复关键技术
6.4.4 土壤修复关键技术
6.5 灾后棚花村生态资源开发利用
6.5.1 棚花村自然景观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6.5.2 棚花村乡村人工景观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6.5.3 棚花村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分析
6.6 基于生态资源开发下的棚花村乡村生态旅游
6.6.1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与成果
6.6.2 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分析
6.6.3 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借鉴
6.6.4 棚花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
6.6.5 棚花村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探讨
第7章 震后新农村恢复重建“三生两创新”体系建设
7.1 震后新农村的“生活、生产、生态”统筹协调
7.1.1 优先安排生活
7.1.2 抓紧发展生产
7.1.3 逐步恢复生态
7.2 震后新农村恢复重建科技创新
7.2.1 建立安全、低碳新农村
7.2.2 建立现代化农业——循环农业模式
7.2.3 建立种养加游一体化农业,科学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7.2.4 系统集成成熟技术,彻底改变生产方式
7.3 震后新农村恢复重建体制机制创新
7.3.1 政产学研有机结合,有序推进重建示范
7.3.2 组建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探索长效农村科技服务机制
7.3.3 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提升区域食品安全级别
7.3.4 系统开展科技培训,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7.4 震后新农村恢复重建项目后评价
7.4.1 资金管理评价
7.4.2 工程效果评价
7.4.3 规划与执行一致性评价
7.4.4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7.4.5 评价结论和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