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农业书籍 >中国科学院农业工作编年史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农业 樊洪业主编 2018年版

中国科学院农业工作编年史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农业 樊洪业主编 2018年版

收藏
  • 大小:141.14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农业书籍
  • 更新日期:2024-03-06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资源简介
中国科学院农业工作编年史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农业
作者:樊洪业主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农业史编纂与研究”项目的系列丛书之一,是中国科学院农业工作史的资料长编。全书以大量档案史料和历史文献为基础,以时间为主轴(1949~2014年),呈现中国科学院农业工作大事,记述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科学院涉农工作的情况,概括介绍中国科学院涉农领域获奖成果,以编年史体例展示中国科学院农业工作的历程。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v
一、协同产业部门组织指导并服务国家农业发展(1949~1954) 1
1949年 1
为农业建设服务被列为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之一 1
建院初期首批涉农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2
1950年 4
座谈研究机构改组问题 4
发布农业虫害虫情预报 5
提出促进东北农业生产发展的建议 7
第一次扩大院务会议深化了办院方针 7
1951年 10
涉农研究工作受到重视 10
组织西藏地区首次多学科联合考察 12
第二次扩大院务会议强调科学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13
1952年 16
成立华北昆虫工作委员会 16
约请农业部会商华北地下水状况和利用问题 17
吴征镒等参加中央农业技术考察团工作 18
与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订立推广大豆根瘤菌合作协议 19
1953年 19
联合农业部召开全国植物病理会议 19
建立中国第一个鱼病工作站 20
参加西北地区早期考察 21
召开气象学座谈会 23
召开土壤学座谈会 23
召开植物学座谈会 25
确定东北土壤工作方针和任务 26
建议筹设农业科学院 27
开展农业气象学与气候区划研究 28
1954年 30
涉农科研工作被列入重点任务 30
召开粮食储藏问题座谈会 34
土壤肥料技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34
召开华南热带林座谈会 35
提出根治蝗害建议方案 36
紫菜生活史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 38
开展湖北省湖泊调查 39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初期的农业科研工作做出贡献 40
棉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 43
二、联合多方力量落实远景规划与国家需求相适应(1955~1959) 45
1955年 45
中、苏科学家开展紫胶虫调查合作研究 45
组织大规模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 46
基础学科为农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48
提出与农业合作化有关的科学研究项目建议 50
成立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 52
全面开展中国自然区划研究工作 54
1956年 55
为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供基本框架 55
中、苏科学院共同组织黑龙江综合考察 57
启动新疆综合考察工作 59
遗传学座谈会有益于农学基础理论学科发展 60
组建中国科学院土壤队 63
1957年 64
蓖麻蚕试验研究获得国家奖 64
联合农垦部召开华南热带资源开发科学讨论会 66
竺可桢报告综合考察工作 67
海带增养殖技术与海带南移取得成功 69
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会议在莫斯科召开 71
提出修改农业发展纲要的具体建议(麻雀的“解脱”) 72
完成华北平原土壤调查和图件编制 73
1958年 74
研究解决国家工农业和文化发展提出的科学问题 74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协调支援农业科研合作问题 76
成立青海、甘肃地区综合考察队 78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催产家鱼取得成功 79
参加小麦高产竞赛 80
研究粮食综合利用问题 81
在全国土壤普查中发挥技术依托作用 82
运用生态学理论防治森林鼠害 84
提出农作物产量上限的光合作用理论依据 85
1959年 87
召开海洋工作会议 87
地学研究为农业服务 88
成立中国科学院治沙队 90
红壤改良定位试验与综合开发治理 92
三、动员全院力量联合农业科研机构合力支援农业发展(1960~1965) 96
1960年 96
总结农业丰产经验 96
推广应用运筹学 97
召开支援农业会议 98
向中央提出推广粮食代用品建议 99
成立支援农业办公室 100
1961年 101
开发高山冰雪水源 101
出版《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 103
1962年 104
向中央报送《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支援农业的报告》 104
在五年设想中安排农业重大项目 106
完成三叶橡胶宜林地综合考察研究 107
1963年 109
落实支农部署,编汇科研成果 109
竺可桢论我国气候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 112
1964年 113
完成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 113
为发展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做贡献 113
1965年 114
启动大规模黄淮海平原地区综合治理工作 114
进一步加强支援农业的研究工作 117
四、在“动乱”岁月中艰难开展分散性的农业科技工作(1966~1976) 120
1968年 120
“科系号大豆种质创新及其应用研究”获国家奖 120
1969年 121
援助古巴并为其建立土壤研究所 121
1970年 122
葛洲坝水利枢纽不设鱼道的建议被采纳 122
1972年 123
垂体促性腺激素应用于家畜繁殖和生产 123
召开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124
1973年 125
开展黑龙江荒地资源考察 125
1974年 126
率先开展花药培养育种实践 126
土面增温剂的生产与应用 127
建立棉属种间杂交育种新体系 128
昆虫性诱剂用于防治农业害虫 129
1975年 130
利用定向爆破技术为农田基本建设服务 130
鱼类第三代催产剂试验获得成功 131
五、在恢复发展中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1977~1986) 133
1977年 133
向中央汇报支援农业科研工作部署 133
向国务院呈送“关于推广碳酸氢铵造粒深施的建议” 136
召开马铃薯无病毒原种生产科研工作会议 137
1978年 139
响应号召,为解决农业问题做贡献 139
启动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 139
恢复设立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143
恢复涉农科研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 145
1979年 145
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建设取得初步进展 145
确定近期农业科学技术关键课题 146
1980年 146
成功研制昆虫性信息素 146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被列入重要工作内容 147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完成 152
中国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委员会成立 155
进一步拓展涉农科研领域国际学术交流 156
《中国农业地理总论》正式出版 156
《中国太湖地区水稻土》正式出版 158
1981年 159
总结交流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建设经验 159
侯学煜提出“大农业”“大粮食”观点 160
支持农业发展被放在重要位置 161
1982年 162
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与开发工作形成新布局 162
1983年 163
回应中央领导对“水体农业”研究的重要批示 163
1984年 165
首次在县域农业规划中运用系统工程综合研究方法 165
1985年 169
“六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169
调整充实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 170
1986年 171
“六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获得表彰和奖励 171
六、充分发挥综合优势为区域农业发展再做突出贡献(1987~1992) 172
1987年 172
科技扶贫走开发治本之路 172
向中共中央呈送发展生态农业建议报告 176
农业研究学术评议咨询机构调整挂靠部门 177
《黄河流域农业资源开发配置》获国际运筹学会大会奖 177
向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报送《全国产粮万亿斤的潜力简析》报告 180
1988年 182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与开发工作全面启动 182
联合地方政府向国务院呈送请战报告 184
向中央政府请示和汇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185
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示范与推广 186
建立统筹协调农业工作的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 187
《从禹城经验看黄淮海平原开发的路子》为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87
全面部署农业科技开发工作 188
国家及地方表彰奖励参加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科技人员 194
广泛宣传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奉献精神 196
1989年 197
向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呈报华北缺水问题战略研究报告 197
首次明确提出“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研究”命题 200
及时总结经验,明确研究方向,调整充实队伍 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地图集》正式出版 201
1990年 202
中国科学院“科技兴农”工作的特点、格局、优势和基本思路 202
科技兴农与科技扶贫工作持续发展 207
1991年 208
明确“八五”农业科技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并组织落实 208
首次表彰科技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09
首部反映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治理的电视系列片摄制完成 210
《九十年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我院农业科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211
农业项目管理办公室等获得表彰奖励 215
1992年 216
《科技农业园》专著正式出版 216
着力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17
七、在整合区域布局中力促资源节约型农业可持续发展(1993~1997) 219
1993年 219
整合农业工作的区域布局 219
《关于我国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研究的几点建议》 221
1994年 224
明确“九五”农业科技工作重点 224
中国科学院系统首获“TWNSO 农业奖” 225
1995年 226
为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 万亿斤做出贡献 226
继续组织科技力量投入农业综合开发主战场 226
农业工作组织和管理机构调整 229
延津沙漠试验站荣获“求是”奖 230
1996年 232
部署农业科技与科技扶贫的新任务 232
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攻关与院地合作工作的有机结合 233
农业专家组为农业科技工作建言献策 234
“全国粮食产量预测”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237
表彰科技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40
首次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图 240
1997年 241
加速农业科技工作的结构调整,强化区域农业基地建设 241
生物学部呈送化肥问题咨询报告 242
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46
八、组织动员科技力量为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服务(1998~2014) 247
1998年 247
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部署农业科技创新重点 247
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咨询报告 248
“新疆棉花可持续优质高产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启动 248
新型广谱氮肥长效增效剂——“肥隆”研制成功 248
智能化专家系统走进农户和田间 249
再获“TWNSO 农业奖” 249
1999年 250
农业科技工作在开拓创新中迈向新世纪 250
《中国科学院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250
积极发挥学部在高层战略咨询中的作用 251
2000年 256
建成国内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长效尿素生产线 256
辐射诱变育成棉花高衣分品系 257
2001年 259
第十二届世界肥料大会在北京举行 259
水稻生物学基础研究(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59
一批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绩 261
2002年 261
中国稻- 麦轮作FACE 研究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 261
在贻贝增养殖体系与海湾扇贝引种工程方面做出贡献 263
海水养殖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65
我国遥感估产技术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 266
2003年 267
部分涉农研究机构整合 267
首次克隆控制水稻分蘖基因 267
猕猴桃新品种影响国际市场格局 267
2004年 269
“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集体获首届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69
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 270
《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完成 278
2005年 279
发展人工速生丰产林和高产优质人工饲草基地建议 279
世界首篇在农田生产上论证转基因水稻影响的研究报告发表 283
2006年 285
小麦新品种“科农199”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大面积示范推广 285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研究 286
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体系研究 289
水稻体内砷的代谢机制研究 291
经济贝类品种培育与健康养殖 292
2007年 295
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95
水稻粒重的数量性状基因克隆及其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 297
长效缓释复合肥研发与产业化 298
“控失化肥”——从概念创新到技术与产品 299
水稻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调控研究 301
资源节约与安全型畜禽饲料配制技术研究 301
2008年 303
转基因农作物生产和环境效应的开拓性研究 303
水稻籽粒灌浆和产量的遗传调控与驯化研究 304
水稻株型驯化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305
“中科3 号”异育银鲫培育 305
洞庭湖流域生态功能优化与水土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305
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与示范 306
中国侵蚀环境演变与调控暨水土保持体系研究 306
绿色农业成果推广 306
2009年 307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构建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 307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农业科技领域院地合作 307
中国超级稻品种控制产量关键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308
水稻重要性状遗传与功能基因(水稻耐盐相关基因)研究 308
植物考古学新方法在农业起源研究中取得突破 308
苏打盐碱地羊草移栽恢复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309
海水高效养殖工程及精准生产技术的产业化 310
土壤-植物系统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与控制原理 310
仔猪肠道健康及功能性饲料研究与应用 310
菲律宾蛤仔现代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311
2010年 312
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克隆决定水稻理想株型关键因子 312
水稻地方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2
院、军合作新探索与院、地合作新进展 313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重要过程与调控对策研究 313
中低产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集成示范 315
春小麦新品种“高原412”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315
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东稻4 号”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316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保持机理与增粮对策 316
海水重要养殖动物病害发生机理和免疫防治新途径 316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与产业化示范 317
同步辐射技术解析水稻籽粒砷的转运过程 317
2011年 318
“十二五”发展规划与“一三五”规划中的农业工作重点 318
拓展涉农科技合作渠道 318
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监测与水华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 318
科技支撑引领新疆跨越发展战略研究之农业专题通过验收 320
水稻复杂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研究 322
亚洲水稻基因组学进化研究 322
联合实施生态高值现代农业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工程 323
干旱荒漠区土地生产力培植与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323
2012年 324
张润志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奖 324
发现水稻高产优质关键基因Gw8 324
深化现代农业科技院地合作 325
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构建与栽培稻起源研究 325
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研究 326
成功研制青贮饲料复合菌剂 327
2013年 328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 328
农业(农资)物联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328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先导专项启动 329
全球农情遥感速报首次面向全球发布 330
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 331
构建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 331
大面积推广高光效种植模式 331
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突破产业化瓶颈 332
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取得良好成绩 334
2014年 335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获杰出科技成就奖 335
“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项目获奖 336
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337
汪洋考察“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基地 337
《中国科技发展的“火车头”》一文盛赞黄淮海农业科技工作 339
附录1 中国科学院院部涉农工作机构设置及沿革 340
附录2 中国科学院农业科研工作重要文件和报告 347
附录3 中国科学院农业科研工作重要获奖成果 568
附录4 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机构沿革简介 783
主要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811
致谢 814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