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古近系断陷盆地石油地质
作者:施和生,舒誉,杜家元,朱俊章 著
出版时间:2017年版
内容简介
《珠江口盆地古近系石油地质》以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构造-沉积-成藏为主线,从区域的角度描述了古近系裂陷结构,全面论述了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古构造单元划分、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充填特征,并分析了在此构造、沉积背景下断陷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进而通过成藏动力学模拟和油藏地球化学手段,研究古近系成烃-运聚-成藏演化过程,详细分析各地质条件对油气分布和成藏的影响,同时对新近系油气藏的形成与古近系的石油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并总结出该地区油气成藏规律,提出了源-汇-聚油气成藏思想及其评价体系,该体系能较好地指导珠江口盆地的油气勘探。
《珠江口盆地古近系石油地质》是对珠江口盆地古近系勘探成果的提升和总结,对本地区无论是古近系还是新近系的油气勘探都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类似的断陷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参考价值,可供从事石油地质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古近系裂陷结构及构造特征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
一、新生代盆地处于拉张离散的大陆边缘
二、盆地具有“下断上坳”的双层结构
三、古近系具有幕式裂陷特征
第二节 断裂特征
一、断裂类型
二、断裂演化
三、构造样式
第三节 裂陷结构特征
一、古近系裂陷结构样式
二、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第四节 原型盆地恢复及成盆机制
一、剥蚀厚度恢复与原型盆地重建
二、成盆机制探讨
第二章 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特征
第一节 层序地层格架
一、不同类型盆地陆相层序地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二、层序界面特征
三、层序划分方案
四、断陷期的层序地层特征
第二节 沉积相类型及演化特征
一、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二、沉积演化特征
第三节 裂陷结构与沉积充填
一、半地堑结构对沉积充填的影响
二、转换带对沉积物输入的影响
第三章 古近系烃源岩特征与形成条件
第一节 烃源岩发育的古湖盆条件
一、烃源岩发育的古湖盆条件概述
二、珠江口盆地古湖盆发育背景
第二节 烃源岩的孢粉相和地球化学特征
一、珠一坳陷古近系浮游藻类特征与古湖盆条件
二、珠一坳陷古近系孢粉相特征
二三、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节 烃源岩倾油和倾气性评价
一、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二、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三、烃源岩的倾油和倾气性评价
第四节 优质烃源岩成因机理和分布特征
一、优质烃源岩的成因机理
二、优质烃源岩分布特征
第四章 古近系储盖特征
第一节 储盖组合的形成与分布
一、文昌组储盖组合
二、恩平组储盖组合
第二节 储集层特征及成岩序列
一、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二、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三、成岩序列与成岩阶段划分
第三节 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及有效储层分布
一、沉积条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三、烃类早期充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四、温压场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五、古近系有效储层分布特征及预测
第四节 盖层的分类和特征
一、盖层的分类
二、盖层的质量
第五章 油气成藏作用与过程
第一节 温-压条件
一、地温场特征
二、地层压力场特征
三、地温-地压系统
第二节 烃源岩生排烃史
一、烃源岩热演化
二、烃源岩生烃史
三、烃源岩排烃史
第三节 油气成藏时间与期次
一、利用自生伊利石40Ar-39Ar测年法分析油气成藏时间
二、应用流体包裹体重构油气成藏时间与期次
三、油气成藏期综合分析
第四节 油气运聚史
一、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
二、油气运移数值模拟
三、古油藏、残余油藏重构与烃类充注史
第六章 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冈素
第一节 油气分布规律
一、油气分布特征
二、油气藏类型
第二节 油藏成藏特征
一、原油的成因和类型分布
二、油气藏解剖
三、油气成藏总体特征
第三节 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一、富生烃洼陷控制油气富集区
二、油气优势的运移方向和汇聚强度控制油气的富集带
三、有利二级构造带及其有效圈闭形成油气复式聚集带
第七章 源-汇-聚评价体系及勘探实践
第一节 源-汇-聚评价体系的提出
一、油气勘探评价体系的概述
二、珠江口盆地目前的勘探形势
三、源-汇-聚评价体系内涵
第二节 源-汇-聚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源-汇-聚评价体系的划分
二、源-汇-聚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及工作流程
三、源-汇-聚评价体系的定量方法
四、源-汇-聚评价标准
第三节 源-汇-聚评价体系勘探实例
一、惠州凹陷地质概况
二、惠州凹陷烃源单元
三、惠州凹陷运汇单元
四、惠州凹陷聚集单元
五、源-汇-聚勘探综合评价
六、惠州凹陷古近系勘探突破带动新领域的突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