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举隅
作者:张林著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语文教学标准,其中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崭新概念。本书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建立的意义入手探讨,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建立是培养高端语文学习人才的重要途径的想法。同时,就8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指导意见,并以教学实例的方式展示“语文学习任务群”在课堂中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本书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目录
第一章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建立的意义/001
第一节 世界发展趋势的需求/001
一、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001
二、母语教学的发展趋势/002
第二节 语文教学发展的需求/004
一、语文能力的综合拓展/004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极大补充/004
第三节 国家文科高端人才培养的需要/005
一、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005
二、国家文科高端人才的培养/006
第二章
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必修)/007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指要/007
一、走向阅读的自觉/007
二、走向专业的自省/008
三、走向系统的自建/009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举例/011
一、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和内容/011
二、以《红楼梦》为整本书阅读对象的教学举例/012
第三节 教学后学生能力展示/029
第三章
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必修)/039
第一节 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指要/039
一、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理解/039
二、研究的理论和课程形式/041
三、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意义/042
第二节 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设计举例/043
一、当代文化参与的学习目标和内容/043
二、“走近徽州文化”的当代文化参与教学举例/043
第三节 教学后学生能力展示/056
第四章
学习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必修)/062
第一节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指要/062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教学策略/062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强化的语文素养/063
第二节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设计举例/064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的学习目标和内容/064
二、 “网络语言的影响”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举例/065
第三节 教学后学生能力展示/076
第五章
学习任务群—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必修)/081
第一节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教学指要/081
一、三种强化积累语言的方法/081
二、从两个角度来梳理语言/082
三、多种方式探究语言的内涵/083
第二节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教学设计举例/085
一、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教学的学习目标与内容/085
二、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举例/086
第三节 教学后学生能力展示/093
第六章
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必修)/099
第一节 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指要/099
一、文学阅读中的写作元素—语言元素/099
二、文学阅读中的写作元素—结构元素/100
三、文学阅读中的写作元素—人物元素/102
第二节 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设计举例/104
一、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的学习目标与内容/104
二、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的教学设计举例/104
第三节 教学后学生能力展示/120
第七章
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必修)/130
第一节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指要/130
一、思维是“审视”语言的工具/130
二、语言是“发展”思维的途径/132
三、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促进”的过程/133
第二节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设计举例/135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135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举例/136
第三节 教学后学生能力展示/147
第八章
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必修)/153
第一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教学指要/153
一、拓宽学生的“实用”性阅读范围/153
二、促进学生的“实用”能力的提升/153
三、运用更加创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154
第二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教学设计举例/154
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学习目标和内容/154
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教学举例/155
第三节 教学后学生能力展示/165
第九章
学习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择性必修)/171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指要/171
一、中华传统经典的教学意义/171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172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策略/173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设计举例/173
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学习目标和内容/173
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举例/174
第三节 教学后学生能力展示/182
参考文献/188
后记/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