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 高翠欣 著 2018年版

收藏
  • 大小:124.45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
作者: 高翠欣 著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围绕雷锋精神教育主题,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回答了在21世纪的新时期,对大学生开展雷锋精神教育“为什么教育、教育什么和怎么教育”的基本问题。写作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比较全面地构建了包含概念、内涵、特征、思想渊源等内容的雷锋精神基本理论,比较系统地梳理了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和现实意义,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结合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理论基础的探讨,比较系统的构建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关于雷锋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第2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概述
2.1 雷锋精神相关概念界定
2.1.1 雷锋
2.1.2 雷锋精神
2.2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2.2.1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2.2 雷锋精神的思想渊源
2.2.3 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2.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
2.3.1 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2.3.2 雷锋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内涵

第3章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现实意义
3.1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启示
3.1.1 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特点
3.1.2 雷锋精神教育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启示
3.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3.2.1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3.2.2 是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3.2.3 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需要
3.2.4 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3.3.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个体政治素质
3.3.2 有利于构建大学生个体精神家园
3.3.3 有利于养成大学生个体德性
3.3.4 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

第4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4.1.1 从历史角度考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4.1.2 从实证调研角度考察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4.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
4.2.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成功经验
4.2.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影响因素
4.3.1 客观因素
4.3.2 主观因素

第5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
5.1 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
5.1.1 马克思主义的入学理论
5.1.2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5.1.3 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教育理论
5.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5.2.1 青年教育的目的
5.2.2 青年教育的原则
5.2.3 青年教育的内容
5.2.4 青年教育的方法
5.3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5.3.1 主体与客体
5.3.2 思想和行为
5.3.3 个人与社会

第6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6.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原则
6.1.1 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6.1.2 整体性和层次性相兼顾的原则
6.1.3 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6.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及其体系
6.2.1 总体目标
6.2.2 具体目标
6.2.3 个体目标
6.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及其体系
6.3.1 思想观念与思想认同教育
6.3.2 政治观点与政治情感教育
6.3.3 道德品质与道德践行教育
6.3.4 敬业奉献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7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7.1 构建教育方法与路径体系需要建立的新观念
7.1.1 教育思维观念
7.1.2 教育对象观念
7.1.3 教育价值观念
7.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
7.2.1 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
7.2.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7.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7.2.4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7.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路径
7.3.1 实践-认识-实践
7.3.2 现实-虚拟-现实
7.3.3 课堂-课外-课堂
7.3.4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