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此事要躬行 新时代大学生品味经典与聆听讲座
作者:王仕勇,陈松,刘富胜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入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习近平于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了这是当代中国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鲜亮的底色”,“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担当好、完成好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理性思考观照当下以砥砺前行,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但囊括了经典作家们所汲取的人类在探索真理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蕴含了经典作家们在攀登科学理论高峰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和始终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代表性著作,有助于我们追本溯源,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感受文本的历史内涵和特殊语境,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领略到经典作家极为宽广的理论视野、丰富的知识领域、多样的论证方式、广泛的思想议题和独特的思考角度;对经典文献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可以促进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和自觉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与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旁观者乃至批评者眼中那种简单、刻板、思辨乃至保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象”截然不同。与此同时,研读经典著作既可以进一步澄明经典作家的真实思想及其意义,也使得这些问题延展到当代的现实境遇和新的内涵得以廓清。
目录
上篇 品读经典
品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品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有感
品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有感
品读《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有感
品读《中国和英国的条约》有感
品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品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品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品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品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品读《反对自由主义》有感
品读《实践论》有感
品读《团结到底》有感
品读《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有感
品读《两个中国之命运》有感
品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
品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感
品读《之江新语》有感
下篇 激荡理性
聆听“中国: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有感
聆听“不忘初心,继续长征”有感
聆听“廉洁拐点:世界难题与中国答案”有感
聆听“转型期腐败与反腐败治理”有感
聆听“消除贫困——一个国家的承诺”有感
聆听“贵州塘约:一个村庄的脱贫实践”有感
聆听“全球治理与中国贡献”有感
聆听“‘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感
聆听“‘一带一路’的中国智慧”有感
聆听“《辉煌中国》之创新活力”有感
聆听“中国航天新征程”有感
聆听“核电发展的中国超越”有感
课后感想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