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民国初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研究 管贤强著 2019年版

收藏
  • 大小:30.81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民国初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研究
作者: 管贤强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民国初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为研究对象。全书围绕“追本溯源”“宏大叙事”“洞幽知微”“研究教学”四个方面展开。“追本溯源”,是抓住外国翻译作品和外国翻译文学首次入选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关键事件,不仅呈现首次编选时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及文学的面貌,还力图勾勒面貌背后的发生动因。“宏大叙事”,是对这一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展开整体的扫描,同时也能刻画出当时各个出版社所编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多元丰富面貌,并能够讨论教育思潮、课程文件等外部因素与教科书选文的互动关系。“洞幽知微”,是从选文内部观察其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研究者撷取凡尔纳的冒险小说《十五小豪杰》、爱罗先珂童话《鱼的悲哀》、安徒生散文《堡寨上的风景》为个案,从选文编制细部观察其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民国的教科书编者皆非选文理论思辨家和严密体系构建者,他们多是选文编写的实践家,在细部感受其文字加工处理中的实践智慧及其编选理念。“研究教学”则是以“育人”为核心旨归,阐释社会文化如何通过教科书选文及研究最终介入学生的个人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的持续影响因素。“民国初期”“国文”让我们深感厚重的历史。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国文”概念的出现,是国家意识萌发的直接表现。教科书就像是一个社会的理想寄托,不论是国家权力机构还是知识精英阶层,都力图通过这种形式塑造理想国民,利用教科书在学生心中种下知识的种子,培育道德的萌芽。“外国翻译作品”则需要在中国现代化的背景下,这类选文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漫长的异域旅行中,外国文学作品经由译者、编者、读者的加工阐释,在本土文化中扎根生长,具有混血基因的翻译选文获得了中国文学的身份,沉淀在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翻译选文之于现代语文教育,与人的培养相联系,也与百年中国精神文化谱系相联系,它提供给学生一种新的观世眼光和审美方式,使文学从传统的情态中脱胎而出,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
目录
序:继承、吸纳与创新/001
导论/001
  第一节 研究背景/003
  第二节 研究问题/010
  第三节 研究意义/015
  第四节 本书结构/019
第一章 追本溯源: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及文学的发生/023
  第一节 外国翻译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寻根/026
  第二节 《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评述/036
  第三节 外国翻译文学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溯源/046
  第四节 新文学、新精神:《白话文范》中的外国翻译文学作品/057
  第五节 《白话文范》《国文教科书》外国选文特点比较/070
第二章 宏大叙事:教育思潮及文件互动下的外国文学编选/081
  第一节 《国语纲要》(1923)对外国翻译文学的规划/084
  第二节 “国语纲要”前后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095
  第三节 “国语纲要”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编选/114
第三章 洞幽知微:外国文学编写细部中蕴含的实践智慧/129
  第一节 “国语纲要”时期凡尔纳冒险小说的选编与修改/132
  第二节 “国语纲要”时期爱罗先珂童话的选编和修改/144
  第三节 “国语纲要”时期安徒生散文的选编与修改/157
第四章 研究教学:外国文学选文的专业聚焦与教学回顾/177
  第一节 “国语纲要”时期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育研究/180
  第二节 “国语纲要”时期中学外国翻译文学作品研究/193
结语/209
附录/225
后记/273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