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工程
作者:肖敏敏,苗聪 编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肖敏敏、苗聪编写的《道路交通安全工程》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和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是在吸收了国内外交通安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围绕道路、车辆、环境、交通参与者等因素,探讨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并在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措施。另外,当代科技在道路交通安全中应用在本书中也得以介绍和阐述。《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共有8章,包括绪论、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道路安全设施与交通安全、车辆因素与交通安全、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代科技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运用。《道路交通安全工程》除作为交通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教材外,也可供从事道路交通安全设计、安全管理等工作的相关人员作为参考用书,还可供公安、交通、城建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交通安全概念 1.1.1 安全性 1.1.2 交通安全 1.1.3 交通事故 1.2 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1.2.1 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1.2.2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1.3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意义 1.3.1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内容 1.3.2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作用 1.3.3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组成对道路安全性的影响第2章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 2.1 道路安全 2.1.1 道路交通系统要素 2.1.2 道路条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及作用分析 2.2 道路线形与道路安全 2.2.1 平面线形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2.2 纵断面线形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2.3 平纵线形组合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3 路基路面与道路安全 2.3.1 路基横断面形式与宽度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3.2 中间带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3.3 路基高度与坡度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3.4 路基质量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3.5 路面种类及质量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3.6 路面平整度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3.7 路面抗滑性能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3.8 路面排水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4 桥梁与道路安全 2.4.1 桥址选择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4.2 桥型、桥面宽度、桥梁防护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4.3 跳车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5 隧道与道路安全 2.5.1 隧道选址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5.2 隧道线形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5.3 隧道稳定性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5.4 隧道通风、消防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5.5 隧道照明、标志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2.6 道路交叉与道路安全第3章 道路安全设施与交通安全 3.1 交通信号灯 3.1.1 各类交通信号灯的含义 3.1.2 信号灯的排列形式 3.1.3 交通信号的设置依据 3.1.4 交通信号控制参数 3.1.5 交通信号控制类型 3.2 道路交通标志 3.2.1 交通标志分类 3.2.2 各类交通标志的含义 3.2.3 设置要求 3.3 道路交通标线 3.4 安全护栏 3.4.1 护栏分类 3.4.2 护栏设置原则 3.4.3 护栏形式选择 3.5 防眩设施 3.5.1 防眩设施的分类 3.5.2 防眩设施的应用 3.6 视线诱导设施 3.6.1 轮廓标与道路安全 3.6.2 突起路标与道路安全 3.6.3 示警墩(桩)与道路安全 3.7 隔离封闭设施 3.7.1 隔离栅与道路安全 3.7.2 桥梁护网与道路安全 3.8 其他安全设施 3.8.1 公路防撞设施 3.8.2 减速设施 3.8.3 避险车道 3.8.4 降温池 3.8.5 道口标柱 3.8.6 反光镜第4章 车辆因素与交通安全 4.1 汽车运动特性与道路安全 4.1.1 汽车动力性能 4.1.2 汽车行驶平顺性 4.1.3 汽车通过性能 4.1.4 汽车制动安全性 4.1.5 汽车操纵稳定性 4.2 汽车驾驶内、外环境与道路安全 4.2.1 交通状况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4.2.2 超载、超限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4.2.3 爆胎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4.2.4 雨天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4.2.5 驾驶视野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4.2.6 汽车灯光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4.2.7 车辆仪表及信息显示系统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分析 4.3 汽车安全技术 4.3.1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4.3.2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4.3.3 其他主动、被动安全技术第5章 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 5.1 驾驶员与交通安全 5.1.1 驾驶员生理特性与交通安全 5.1.2 驾驶员心理特征与交通安全 5.1.3 驾驶员职业道德与交通安全 5.1.4 驾驶员技术水平与交通安全 5.1.5 驾驶员工作环境与交通安全 5.1.6 其他因素与交通安全 5.2 行人与交通安全 5.2.1 行人的交通特性 5.2.2 行人的交通行为特点 5.2.3 行人过街行为心理分析 5.2.4 保障行人交通安全的对策 5.3 骑车人与交通安全 5.3.1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现状 5.3.2 自行车的交通特性 5.3.3 骑车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5.3.4 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与控制第6章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6.1 道路安全评价与道路安全 6.2 宏观评价技术 6.3 规范符合性检查 6.4 道路安全审核 6.4.1 道路安全审核组织 6.4.2 道路安全审核阶段 6.5 设计一致性检验 6.5.1 主要设计方法 6.5.2 速度与事故、线形的关系 6.5.3 设计一致性分析程序 6.5.4 运行速度预测方法 6.6 交通冲突分析 6.6.1 交通冲突技术 6.6.2 交通冲突分析方法 6.7 事故预测分析 6.7.1 美国双车道路段的事故预测模型 6.7.2 我国双车道公路事故预测模型第7章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7.1 交通安全管理及理念 7.1.1 交通安全管理 7.1.2 交通安全研究 7.1.3 道路交通安全理念 7.2 国外交通安全管理 7.2.1 美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7.2.2 英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7.2.3 德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7.2.4 日本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7.3 国内交通安全管理 7.3.1 国内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7.3.2 国内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 7.3.3 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7.3.4 国内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7.4 道路交通安全对策 7.4.1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宏观管理 7.4.2 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基础性工作 7.4.3 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7.4.4 道路安全目标 7.4.5 安全审计 7.4.6 可持续的安全交通 7.4.7 警方执法力度的改良 7.4.8 先进的交通通信技术 7.4.9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 7.4.10 伤害监测系统第8章 现代科技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运用 8.1 智能运输系统 8.1.1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8.1.2 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AVCSS) 8.2 3S技术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运用 8.2.1 3S技术 8.2.2 基于3S的三维道路设计系统 8.2.3 基于GPS/GIS的车辆动态监控系统 8.3 物联网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8.3.1 物联网概述 8.3.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8.3.3 基于RFID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