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先求己
作者:袁超 主编
出版时间:2008年版
内容简介
《求医不如先求己》要传递给读者的是: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甚至不同身体部位,用科学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健康长寿。《求医不如先求己》上篇主要以中医养生理论为主,从中医对生命的认识开始,让人们认识中医养生的相关知识,并让人们树立养生的观念,把生活与养生密切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养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更多地得到健康与快乐。《求医不如先求己》中篇是中医养生基础篇,论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与养生的关系,使读者能够对照自己的身体、生活状况,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与方法。《求医不如先求己》下篇为中医养生方法篇,从食补、药补、运动、调神、生活起居、按摩、气功等方面讲述具体的养生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以个人自我调节为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食补,不仅提供了可以养生的食物种类,还提供了具体的食谱,让人们能够在自己家里的餐桌上都能见到书中所提到的养生菜肴或其他食物。还比如运动养生中的瑜伽、调神养生中的“七少”养心法、按摩养生中的足部按摩,都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中医养生是严谨而科学的,是从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中得来,《求医不如先求己》融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便于读者快速选择与学习自己所需要的内容,适用于各个文化阶层的广大读者朋友阅读。学而时习之,定能让读者受益良多。
目录
前言
上篇 中医养生理论篇
一、中医养生理论概述
1.生命的起源与中医养生观
2.生命的运动形式
3.中医养生学的含义
4.中医养生的特征
5.中医养生的四种学说
二、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1.协调脏腑
2.畅通经络
3.清静养神
4.节欲葆精
5.调息养气
三、影响养生的七大因素
1.精神状态
2.睡眠质量
3.科学营养
4.生活习惯
5.居住环境
6.社交状况
7.心理因素
四、名人的养生观
中篇 中医养生基础篇
一、不同年龄者与养生
1.儿童与养生
2.青年与养生
3.中年与养生
4.老年与养生
二、不同性别者与养生
1.男性与养生
2.女性与养生
三、不同职业者与养生
1.脑力劳动者与养生
2.体力劳动者与养生
3.运动员与养生
4.电磁辐射高危人群与养生
5.汽车司机与养生
6.高温环境工作者与养生
四、不同部位的养生
1.口腔养生
2.颜面养生
3.头发养生
4.眼睛养生
5.耳朵养生
6.鼻的养生
7.女性胸部养生
8.腰腹养生
9.生殖器养生
10.四肢养生
五、因时养生
1.早晨养生
2.中午养生
3.夜晚养生
六、四季养生
1.春季养生
2.夏季养生
3.秋季养生
4.冬季养生
七、不同地域与养生
1.山区
2.平原和盆地
3.海滨
下篇 中医养生方法篇
一、食补
1.食补养生法常识
2.主要养生食物介绍
3.粥与养生
4.汤羹与养生
5.糖与养生
6.酒与养生
7.茶与养生
8.水果类与养生
9.果蔬汁与养生
10.蜜膏与养生
二、药补养生法
1.药补常识
2.补气养气主要中药介绍
3.补血养血主要中药介绍
4.补阴养阴主要中药介绍
5.补阳壮阳主要中药介绍
6.补肺润肺主要中药介绍
7.补益脾胃主要中药介绍
8.补心养心主要中药介绍
9.补肝养肝主要中药介绍
三、运动养生法
1.运动养生的原则
2.易筋经
3.十二段锦
4.八段锦
5.延年九转法
6.分行外功诀
7.十分钟降压操
8.散步
9.竞走
10.慢跑
11.登山
12.舞蹈
13.骑车
14.游泳
四、调神养生法
1.调神养生的原则
2.“七少”养生心法
3.静坐凝神
五、生活起居养生法
1.生活起居养生的原则
2.起居有时,安卧有方
3.注重睡眠,消除疲劳
4.春捂秋冻防感冒
5.洗脚养生法
6.沐浴养生法
7.勤换衣裳多晒被
8.房事与养生
六、按摩养生法
1.按摩养生的功能
2.头颈部按摩
3.面部按摩保健养生方法
4.眼睛按摩方法
5.耳朵按摩养生法
6.肩部按摩放松法
7.胸乳按摩养生方法
8.腰背部按摩
9.腹部按摩保健养生
10.上肢按摩
11.下肢按摩
12.足部按摩预防百病
七、气功养生法
1.气功养生的原则
2.行气玉佩铭
3.调气法
4.周天功
5.抱朴子睡功
6.陈希夷功法
7.苏东坡养生诀
八、其他养生法
1.针灸养生法
2.娱乐养生法
3.美容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