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未病学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作者:王琦 主编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教材
内容简介
《中医未病学》内容包括:概论、中医未病学的方法论体系、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原则、中医治未病与中医体质、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与慢性病防控、中医治未病与积极老龄化、中医未病学与其他有关学科,以及中医治未病工程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为学生掌握和应用中医未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中医未病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
一、中医未病学基本概念
一、未病相关概念
三、中医未病学的性质与范畴
第二节 中医未病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弘扬自身确立的崇高医学思想
二、策应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医学目的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三、策应中国式的医疗卫生保障和医疗政策
四、构建中医预防医学,拓展中医学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 中医未病学的历史源流
一、远古及夏商时期——中医治未病经验的原始积累
二、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医未病理论的逐渐形成
三、秦汉晋隋时期——中医未病理论临床应用的开端
四、唐宋时期——中医未病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积累
五、金元时期——中医未病理论的不断丰富
六、明清时期——中医治未病的实践应用
七、近现代时期——中医未病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第四节 中医未病学的理论基础
一、阴阳五行理论
二、脏腑经络理论
三、精气血津液理论
四、体质理论
五、正邪理论
六、运气理论
七、治则理论
八、养生理论
第二章 中医未病学的方法论体系
第一节 测知方法
一、认知方法
一、预测方法
三、测量方法
四、信息方法
第二节 干预方法
一、无病状态
一、欲病状态
三、已病状态
第三节 评价方法
一、相关机构和评价标准
一、常用评价指标
三、卫生经济学评价
四、循证医学评价
第三章 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一、道法自然
一、平衡阴阳
第二节 增强正气,规避邪气
一、增强正气
一、规避邪气
第三节 早期诊治,防病传变
一、早期诊治
一、防病传变
第四章 中医治未病与中医体质
第一节 治未病的工具——体质可分
一、体质类型特征
一、体质分类辨识方法和工具
第二节 治未病的依据——体病相关
一、气虚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
一、阳虚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
三、阴虚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
四、痰湿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
五、湿热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
六、血瘀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
第五章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
第六章 中医治未病与慢性病防控
第七章 中医治未病与积极老龄化
第八章 中医未病学与其他学科
第九章 中医治未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