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养生:中医体质养生指南
作者:李其忠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复旦养生:中医体质养生指南》上篇介绍中医体质理论的相关内容,如体质的概念、体质养生的意义、体质形成的基本因素、体质分类的文献记述,以及如何认识自己的体质等。《复旦养生:中医体质养生指南》下篇介绍不同体质的中医养生,如不同体质的身心特点,不同体质的情志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等具体内容,并指出每种偏颇体质的易发病症及其药食并调的养生方法。《复旦养生:中医体质养生指南》编写力求:突出体质,侧重养生,讲究实用;深入浅出,中西并述,以中为主。以冀在良莠不分的中医类养生科普书籍中真正起到“指南”作用。
目录
上篇 中医体质理论
1.体质、体质养生的概念和意义
1.1 什么是体质
1.2 体质的重要作用何在
1.2.1 影响自然寿命
1.2.2 影响发病倾向
1.2.3 影响疾病易感
1.2.4 影响疾病性质
1.2.5 影响预后转归
1.3 什么是体质养生
1.4 体质养生的重要意义何在
2.体质形成的基本因素
2.1 先天禀赋有何影响
2.2 后天因素有何影响
2.2.1 环境因素
2.2.2 性别因素
2.2.3 年龄因素
2.2.4 饮食因素
2.2.5 劳逸因素
2.2.6 情志因素
2.2.7 疾病因素
3.体质分类的文献记述
3.1 体质分类的古代文献记载有哪些
3.2 体质分类的现代研究有哪些
4.如何认识自己的体质
下篇 中医体质养生
1.气虚体质的中医养生
1.1 气虚体质有哪些身心特点
1.2 气虚体质怎样养生
1.2.1 情志养生
1.2.2 起居养生
1.2.3 运动养生
1.2.4 饮食养生
1.2.5 药物养生
1.3 气虚体质易发病症如何药食并调
1.3.1 自汗
1.3.2 感冒
1.3.3 贫血
2.阳虚体质的中医养生
2.1 阳虚体质有哪些身心特点
2.2 阳虚体质怎样养生
2.2.1 情志养生
2.2.2 起居养生
2.2.3 运动养生
2.2.4 饮食养生
2.2.5 药物养生
2.3 阳虚体质易发病症如何药食并调
2.3.1 肥胖症
2.3.2 宫寒
2.3.3 骨质疏松
3.阴虚体质的中医养生
3.1 阴虚体质有哪些身心特点
3.2 阴虚体质怎样养生
3.2.1 情志养生
3.2.2 起居养生
3.2.3 运动养生
3.2.4 饮食养生
3.2.5 药物养生
3.3 阴虚体质易发病症如何药食并调
3.3.1 失眠
3.3.2 内热
3.3.3 便秘
4.湿热体质的中医养生
4.1 湿热体质有哪些身心特点
4.2 湿热体质怎样养生
4.2.1 情志养生
4.2.2 起居养生
4.2.3 运动养生
4.2.4 饮食养生
4.2.5 药物养生
4.3 湿热体质易发病症如何药食并调
4.3.1 痤疮
4.3.2 湿疹
4.3.3 口腔溃疡
5.痰湿体质的中医养生
5.1 痰湿体质有哪些身心特点
5.2 痰湿体质怎样养生
5.2.1 情志养生
5.2.2 起居养生
5.2.3 运动养生
5.2.4 饮食养生
5.2.5 药物养生
5.3 痰湿体质易发病症如何药食并调
5.3.1 肥胖
5.3.2 脾虚
5.3.3 高脂血症
6.气郁体质的中医养生
6.1 气郁体质有哪些身心特点
6.2 气郁体质怎样养生
6.2.1 情志养生
6.2.2 起居养生
6.2.3 运动养生
6.2.4 饮食养生
6.2.5 药物养生
6.3 气郁体质易发病症如何药食并调
6.3.1 梅核气
6.3.2 焦虑症
6.3.3 抑郁症
7.血瘀体质的中医养生
7.1 血瘀体质有哪些身心特点
7.2 血瘀体质怎样养生
7.2.1 情志养生
7.2.2 起居养生
7.2.3 运动养生
7.2.4 饮食养生
7.2.5 药物养生
7.3 血瘀体质易发病症如何药食并调
7.3.1 黃褐斑
7.3.2 冠心病
7.3.3 痛经
8.特禀体质的中医养生
8.1 特禀体质有哪些身心特点
8.2 特禀体质怎样养生
8.2.1 情志养生
8.2.2 起居养生
8.2.3 运动养生
8.2.4 饮食养生
8.2.5 药物养生
8.3 特禀体质易发病证如何药食并调
8.3.1 过敏性鼻炎
8.3.2 过敏性哮喘
8.3.3 荨麻疹
9.平和体质的中医养生
9.1 平和体质有哪些身心特点
9.2 平和体质怎样养生
9.2.1 情志养生
9.2.2 起居养生
9.2.3 运动养生
9.2.4 饮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