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现代海洋科学:从近海到深海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 著 2019年版

收藏
  • 大小:379.68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现代海洋科学:从近海到深海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作者: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 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丛编项: 现代海洋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6章27节,系统阐述了渤黄东海主要生源要素碳、氮、磷、硅等的分布、迁移和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生源要素与生态系统变化的关系,是第一部有关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专著。书中通过对渤黄东海海水、颗粒物、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生源要素进行系统研究,诠释了百年来渤黄东海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揭示了生源要素的生态学功能,探明了渤黄东海区域碳源汇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认识。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章 概述
1.1 生源要素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1.1 生源要素的研究内容
1.1.2 生源要素的研究方法
1.2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研究概况
1.2.1 渤黄东海的碳
1.2.2 氮、磷、硅的生物地球化学
1.3 黑潮与邻近东海生源要素的交换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1.3.1 黑潮的特性及其与东海的水交换
1.3.2 黑潮与东海生源要素的交换
1.3.3 最近对黑潮与东海生源要素输入研究的新结果和新认识
1.4 黄东海碳的大气交换、水体溶存与沉积物埋藏
1.4.1 黄东海海-气界面CO2交换
1.4.2 黄东海碳的水体溶存与溶解/颗粒碳转化
1.4.3 黄东海沉积物的碳埋藏
第二章 海洋环境中生源要素的测定
2.1 碳的分析与监测
2.1.1 溶解气体
2.1.2 溶解无机碳
2.1.3 有机碳
2.1.4 沉积物中碳
2.2 氮的测定
2.2.1 海水中总氮、溶解无机氮
2.2.2 海水中溶解有机氮
2.2.3 颗粒物中无机氮、有机氮
2.2.4 沉积物中总氮、无机氮、有机氮
2.3 磷的测定
2.3.1 磷的形态
2.3.2 磷的测定方法
2.4 硅的测定
2.4.1 沉积物中生源硅
2.4.2 悬浮颗粒态生源硅
2.5 其他生源要素的测定
2.5.1 海水中硫
2.5.2 沉积物中硫
2.5.3 海水中铁
2.5.4 沉积物中铁
2.5.5 溶解氧
第三章 渤海的生源要素
3.1 渤海生源要素的基本状况
3.1.1 渤海的碳
3.1.2 渤海氮、磷的地球化学特征
3.1.3 渤海沉积物中的生源硅
3.1.4 渤海生源要素的收支及其生态学功能
3.2 渤海中的碳
3.2.1 海-气CO2交换通量
3.2.2 渤海非CO2气体交换通量
3.2.3 溶解有机碳
3.2.4 溶解无机碳
3.2.5 沉积物中有机碳
3.2.6 渤海湾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3.2.7 山东半岛北部典型滨海湿地碳的沉积与埋藏
3.3 渤海中的氮、磷、硅
3.3.1 渤海氮、磷、硅的平面分布
3.3.2 渤海海水中氮、磷、硅浓度的长期变化
3.3.3 渤海沉积物中氮、磷、硅
3.4 渤海生源要素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3.4.1 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盐
3.4.2 氮、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4.3 营养盐的变化对渤海捕捞渔获物平均营养级变化的影响
3.4.4 沉积物中有机碳对底栖生物的生态效应
3.4.5 多环芳烃胁迫下扇贝体内生物标志物的应答
第四章 黄海的生源要素
4.1 黄海生源要素的基本状况
4.1.1 溶解氧和pH
4.1.2 营养盐
4.1.3 CO2和碳化学
4.1.4 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
4.2 黄海中的碳
4.2.1 黄海表层海水pCO2与碳源汇的时空分布及控制因素
4.2.2 黄海溶解甲烷的分布和海-气交换通量
4.2.3 黄海中溶解无机碳
4.2.4 黄海中有机碳
4.2.5 黄海浮游植物固碳强度
4.2.6 N、P增加对无机碳体系影响的室内模拟研究
4.2.7 污染物胁迫下海水碳源汇格局变化的模拟研究
4.3 黄海中的氮、磷、硅
4.3.1 黄海溶解态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4.3.2 黄海颗粒态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
4.3.3 黄海氮、磷营养盐的大气干湿沉降
4.3.4 黄海沉积物中氮、磷、硅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4.3.5 黄海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通量
4.4 胶州湾中的生源要素
4.4.1 胶州湾表层海水pCO2及碳酸盐体系
4.4.2 胶州湾溶解态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4.3 胶州湾海域海水中胶体营养盐的分布
4.4.4 胶州湾海域水体中颗粒态生源硅的分布
4.4.5 胶州湾营养盐的大气干湿沉降及其生态效应
4.4.6 胶州湾柱状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4.5 黄海生源要素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4.5.1 黄海营养盐结构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潜在限制作用
4.5.2 黄海浒苔绿潮中生源要素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5.3 水母消亡的生态环境效应
4.5.4 黄海海域铁的影响
4.6 黄海沉积物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4.6.1 表层沉积物中PCB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解析
4.6.2 PAH和PCB残留的百年演变历史
4.6.3 1999~2005年沉积物中PCB演变趋势
第五章 东海的生源要素
5.1 东海生源要素的基本状况
5.1.1 东海海水中碳的存在形式及行为特征
5.1.2 东海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布与来源
5.1.3 东海海水中氮、磷、硅的含量及演化特征
5.1.4 东海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环境意义
5.1.5 东海赤潮暴发与生源要素的关系
5.2 东海中的碳
5.2.1 东海CO2海-气交换通量
5.2.2 东海非CO2含碳气体交换通量
5.2.3 东海中西部海域溶解无机碳的分布
5.2.4 长江口海域碳酸钙饱和度的变化
5.2.5 黑潮与东海水体的碳交换
5.2.6 东海陆架区水体碳的收支
5.2.7 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海水界面碳的迁移
5.3 东海颗粒物中的生源要素及其沉积记录
5.3.1 海水悬浮颗粒物(SPM)中的磷和氮
5.3.2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生源要素
5.3.3 柱状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沉积记录
5.4 东海生源要素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5.4.1 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5.4.2 生源要素沉积记录与水体富营养化
第六章 海洋生源要素化学研究的趋势
6.1 海洋低氧及其生态效应
6.1.1 水体缺氧概述
6.1.2 水体缺氧的成因
6.1.3 水体缺氧的生物效应
6.2 海洋酸化及其生态效应
6.2.1 海洋酸化的趋势分析
6.2.2 海洋酸化对生物钙化的影响
6.2.3 海洋酸化对藻类光合作用固碳的影响
6.2.4 造礁珊瑚对海洋酸化的反演
6.3 近海富营养化的过程与效应
6.3.1 近海富营养化的物质来源
6.3.2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6.3.3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与生态效应
6.3.4 近海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6.3.5 海洋富营养化过程中生源要素的响应
6.4 生态灾害与营养物质循环
6.4.1 海洋生态灾害发生的基本状况
6.4.2 海洋生态灾害与营养物质的关系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