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
作者:赵少伟,赖绍聪 著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俯冲-造山带花岗岩类成因及其动力学研究对反演大洋俯冲-陆陆碰撞-造山带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云南腾冲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以现代火成岩成岩理论及岩石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为基础,选取滇西南地区腾冲地块晚白垩世—早始新世典型花岗岩体(古永岩体、户撒岩体、邦湾岩体和昔马-铜壁关岩体),针对这些花岗岩类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和Sr-Nd-Pb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阐明腾冲地块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花岗岩类年代学格架和时空演化特征,探讨新特提斯洋俯冲及陆陆碰撞过程与花岗岩类成因之间的关系,推演新特提斯洋在云南腾冲地区闭合时的壳幔热结构演化,以岩石学的方法为研究新特提斯洋的俯冲及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提供新的证据。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和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花岗岩类的研究现状 3
1.1.2 新特提斯洋闭合及印度-欧亚大陆初始碰撞 5
1.1.3 腾冲地块及拉萨地块晚白垩世—早始新世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6
1.2 腾冲地块大地构造位置及演化 9
1.2.1 区域地层 10
1.2.2 区域岩浆活动 11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12
1.3.1 问题提出 12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
1.3.3 研究意义 13
1.3.4 研究成果 14
第2章 晚白垩世—早古新世花岗岩类 16
2.1 引言 16
2.2 野外地质背景和样品岩石学特征 17
2.3 锆石U-Pb年代学 20
2.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2
2.5 全岩Sr-Nd-Pb同位素 27
2.6 锆石Lu-Hf同位素 30
2.7 讨论 31
2.7.1 古永花岗岩和户撒花岗闪长岩成因 31
2.7.2 晚白垩世—早古新世岩浆弧的熔融深度 33
2.7.3 晚白垩世—早古新世岩浆弧的地壳深度 37
2.8 小结 39
第3章 早始新世花岗岩类 41
3.1 引言 41
3.2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 41
3.3 锆石U-Pb年代学 44
3.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46
3.5 全岩Sr-Nd-Pb同位素 52
3.6 锆石Lu-Hf同位素 55
3.7 矿物化学特征 56
3.8 讨论 56
3.8.1 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 56
3.8.2 暗色微粒包体的成因 59
3.8.3 黑云母花岗岩岩石成因 62
3.8.4 腾冲地块壳内深部热带 63
3.9 小结 65
第4章 早始新世花岗岩类成分变化及成因 67
4.1 腾冲地块早始新世花岗岩类成分变化 67
4.2 腾冲地块花岗岩类成分变化原因:以昔马-铜壁关岩体为例 71
4.2.1 引言 71
4.2.2 野外地质学及岩石学 72
4.2.3 锆石U-Pb年代学 78
4.2.4 主微量元素特征 81
4.2.5 全岩Sr-Nd-Pb同位素 89
4.2.6 锆石Lu-Hf同位素 91
4.2.7 矿物化学 94
4.2.8 暗色微粒包体的混合成因 97
4.2.9 花岗岩类的混合成因 101
4.2.10 镁铁质岩浆和花岗质岩浆的源区特征 104
4.2.11 岩浆混合的简单模拟计算 105
4.2.12 岩浆体系的混合过程 106
4.3 昔马-铜壁关花岗岩类混合成因的意义 113
4.4 小结 114
第5章 腾冲地块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花岗岩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116
5.1 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花岗岩类时空分布特征及与邻区的对比 116
5.2 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花岗岩类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背景及地质意义 120
参考文献 123
ABSTRACT 144
附录一 分析方法 149
附录二 分析数据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