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增强参考站网络理论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黄丁发、周乐韬、李成钢等著的《GPS增强参考站网络理论》在总结作者多年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GNSS参考站网络系统的理论、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实现,使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全书内容共分9章,包括网络GNSS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误差分析与建模、参考站网络的构建与定位模型、网络模糊度的快速解算理论、空间相关误差改正模型、网络改正数的播发模型、增强参考站网络系统实现与试验、完备性监测理论及CORS参考站网络建设等。《GPS增强参考站网络理论》可作为测绘、国土、规划、土木、交通、农林、水利、地质、矿产、海洋、航空航天等部门从事勘测设计、信息系统、位置服务与导航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
目录
丛书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背景
1.1.1 GPS的现代化
1.1.2 差分GPS技术的发展
1.1.3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建设与网络PTK技术应用
1.2 网络RTK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1.2.1 参考站网络模糊度解算技术(AR)
1.2.2 距离相关误差建模(改正数计算)
1.2.3 改正数发布
1.2.4 网络通信技术与网络RTK软件开发
第2章 误差分析与建模
2.1 GPS观测方程
2.1.1 GPS载波相位观测方程
2.1.2 GPS码伪距观测方程
2.1.3 观测值的双频线性组合
2.2 对流层延迟
2.2.1 对流层造成的信号传播路径弯曲
2.2.2 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
2.2.3 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
2.3 多基站GPS网中对流层延迟的估计与建模
2.3.1 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
2.3.2 区域对流层非差拟合模型
2.3.3 大气梯度对GPS解算非差对流层的影响
2.3.4 双差对流层延迟分析
2.3.5 双差对流层区域内插模型
2.4 电离层延迟
2.4.1 电离层延迟经典模型
2.4.2 双差电离层延迟分析
2.4.3 双差电离层延迟估计
2.4.4 建立电离层区域内插模型
2.5 星历误差
2.5.1 星历误差分析
2.5.2 消除广播星历误差
2.6 多路径效应
2.6.1 多路径效应模型
2.6.2 多路径效应分析
2.6.3 估计和削弱参考站双差多路径效应
2.6.4 削弱参考站非差码伪距多路径效应
2.7 载波相位中心偏差
2.7.1 载波相位中心偏差分析
2.7.2 消除载波相位中心偏差
2.8 观测噪声
2.8.1 观测噪声分析
2.8.2 建立观测噪声随机模型
第3章 参考站网络的构建与定位模型
3.1 参考站网络的构建
3.1.1 网络分类
3.1.2 网络的自动构建
3.1.3 网络动态升级
3.1.4 广域大规模网络GNSS增强参考站动态网络构造
3.2 参考站网络的计算模型
3.2.1 FKP计算模型
3.2.2 MAC技术
3.2.3 虚拟参考站技术
3.3 增强参考站(ARS)网络DGPS/RTK的数学模型
3.3.1 相位ARS观测值数学模型
3.3.2 伪距ARS观测值数学模型
3.3.3 基于ARS模型的网络DGPS/RTK技术的通用性论证
第4章 网络模糊度的快速解算理论
4.1 概述
4.2 网络基线选择及其对模糊度解算效率的影响
4.2.1 网络基线选择
4.2.2 网络分块和基本解算单元
4.3 网络模糊度的快速解算
4.3.1 宽巷模糊度的快速解算
4.3.2 电离层无关组合模糊度的快速解算
4.3.3 估计cell参数
4.4 网络参数平差
4.4.1 对流层延迟湿分量网络平差
4.5 R2U基线上模糊度的买时解算
4.6 三频模糊度分解
4.6.1 三频模糊度分解的数学模型
4.6.2 三频信号模拟
4.6.3 模拟数据的正确性检验
4.6.4 利用模拟数据进行三频模糊度分解
第5章 空间相关误差改正模型
5.1 概述
5.2 电离层改正数计算模型
5.2.1 参考站网络电离层改正信息的提取
5.2.2 电离层改正数内插计算模型
5.2.3 电离层内插模型的比较研究
5.2.4 电离层预报模型
5.3 对流层延迟改正数计算模型
5.3.1 参考站网络对流层延迟信息的提取
5.3.2 高程方向偏差分析
5.3.3 自主修正高程方向偏差的距离相关模型
5.4 卫星星历的精度分析及其误差改正方法
5.5 多路径误差影响的削弱策略
5.5.1 参考站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消除
5.5.2 多路径误差的消除
5.5.3 实验分析
5.6 非差修正模型
5.6.1 非差修正的数学模型
5.6.2 非差改正数
5.6.3 非差对流层误差实时建模精度分析
5.6.4 非差修正定位精度分析
第6章 网络改正数的播发模型
6.1 基于RTCM编码及Ntrip的改正数播发
6.1.1 RTCM编码
6.l 2 数据传播链路
6.l 3 Ntrip网络传输协议
6.1.4 数据播发模块总体设计
6.2 RTCM SC-104标准电文编码及其实现
6.2.1 RTCM SC-104电文分析与设计
6.2.2 RTCM电文编码的实现
6.3 Ntrip网络传输的设计和实现
6.3.1 ntrip结构分析与设计
6.3.2 基于Ntrip的ARS/VRS改正数网络播发系统的实现
第7章 增强参考站网络系统实现与试验
7.1 增强参考站系统设计与实现
7.1.1 系统结构
7.1.2 系统目标
7.1.3 系统设计
7.1.4 系统开发与实现
7.2 系统精度测试与评估
7.2.1 测试目标与内容
7.2.2 试验网络与测试点
7.2.3 差分改正数精度测试
7.2.4 同步及异步RTK静态测试
7.2.5 低动态RTK精度测试
7.2.6 车载高动态测试
7.3 测试结果分析及结论
7.3.1 RTK初始化时间
7.3.2 系统精度评估
第8章 增强参考站网络系统的完备性监测
8.1 增强参考站系统完备性监测
8.1.1 参考站网络观测数据完整性
8.1.2 通信链路完备性监测
8.1.3 系统模型与可用性监测
8.2 电离层建模的完备性监测
8.2.1 双差电离层延迟分析
8.2.2 建立电离层区域内插模型
8.2.3 电离层残差完备性监测指标(IRIM)及其应用
8.2.4 电离层残差内插不确定性指标(IRIU)及其应用
8.3 对流层建模的完备性监测
8.3.1 双差对流层延迟分析
8.3.2 建立对流层延迟区域内插模型
8.3.3 对流层残差完备性监测指标(TRIM)及其应用
8.3.4 对流层残差内插不确定性指标(TRIU)及其应用
第9章 CORS参考站网络建设
9.1 CORS体系架构
9.1.1 CORS网络构成
9.1.2 CORS网络功能
9.1.3 CORS规范与标准
9.2 CORS参考站建设
9.2.1 参考站布设原则
9.2.2 参考站选址
9.2.3 参考站天线墩建设
9.2.4 参考站机房建设
9.2.5 参考站设备与安装
9.2.6 参考站电源配置
9.2.7 参考站安全防护
9.3 CORS通信网络建设
9.3.1 CORS网络通信方式
9.3.2 CORS服务网络总体框架
9.3.3 参考站与数据中心网络通信
9.3.4 用户端与服务中心网络通信
9.3.5 数据中心与IGS服务器网络通信
9.4 CORS服务中心建设
9.4.1 CORS服务中心网络结构
9.4.2 CORS服务中,b硬件
9.4.3 CORS服务中心软件
9.4.4 CORS服务软件:ARSNET/VENUS
9.5 CORS运行管理
9.5.1 管理机构建立
9.5.2 设备维护管理
9.5.3 软件运行维护
9.5.4 网络状态监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