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
作 者: (美)吉 著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口头语和书面语——如何促成社会文化观点和身份的方法,《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中,詹姆斯·保罗·吉(JamesPaUOGee)介绍了话语分析的研究领域,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话语分析综合法。作者假定读者没有语言学知识,向读者呈现的既是语言使用的理论,也是语言研究的方法。《话语分析导论》结构清晰,风格朴实,融合了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和交际学等各种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以帮助不同背景的学生和学者形成自己的话语研究观点,从事自己的话语分析。《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于1999年首次出版,2005年出了第2版。第2版经过全面修订和更新,增加了大量口头的和书面的语料和实例,涉及儿童、成人、学生和教师的小组讨论乃至会话、访谈、学术文献和政策文件等。7次重印,充分说明了《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的价值。
作者简介
詹姆斯·保罗·吉(James Paul Gee)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塔夏·莫格里奇”特聘教授(Tashia Morgridge Professor),从事阅读研究,已出版了《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实践》《社会心理》和《新工作秩序》(与格林达·赫尔(Glyndil Hull)和柯林·兰克舍尔(Colin Lankshear)合著)等著作。
引言
1.1 语言作为行动和联系
1.2 关于本书:理论与方法
1.3 关于本书:读者与阅读
2 构建任务
2.1 通过语言构建事物
2.2 实例分析
3 调查工具和话语
3.1 工具
3.2 话语:谁与什么
3.3 “真正的印第安人”
3.4 话语(黑体的)
3.5 话语是没有明确边界的“单位”
3.6 话语是“成套装备”
3.7 注释
4 社会语言、会话和互文性
4.1 语言中的“谁在做什么”
4.2 社会语言
4.3 两个语法
4.4 实例分析
4.5 互文性
4.6 会话(黑体的)
4.7 作为调查工具的社会语言、互文性、会话及话语
5 情景意义和话语模式
5.1 意义
5.2 形式与功能分析
5.3 语境分析
5.4 儿童词汇意义的习得
5.5 情景意义和文化模式/话语模式
5.6 科学内外的情景意义
5.7 情景意义是“组装”
5.8 大脑的模式识别观
5.9 社会大脑
5.10 “情景意义”是一项调查工具
6 话语模式
6.1 单身汉
6.2 在头脑中模拟
6.3 意义是地方的
6.4 行动中的话语模式:中产阶级父母对子女的养育
6.5 冲突中的话语模式
6.6 话语模式的种类和用途
6.7 话语模式可以不完整、不一致
6,8 作为“识别工作”的话语模式
6.9 作为调查工具的话语模式
7 话语分析
7.1 再谈情景意义与话语模式
7.2 自反性
7.3 情景
7.4 七项构建任务
7.5 再谈社会语言
7.6 单位和转录
7.7 “理想的”话语分析
7.8 有效性
7.9 开始做话语分析
8 处理与组织语言
8.1 言语是小进发
8.2 虚词和实词
……
9 话语分析实例(一)
10 话语分析实例(二)
11 话语分析实例(三)
附录:交际中的语法
参考文献
术语英汉对照表
专有名称英汉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