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科技馆教育项目评估 理论与方法 彭湃著 2018年版

收藏
  • 大小:87.03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科技馆教育项目评估 理论与方法
作者:彭湃著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科技馆具有形式丰富的教育项目,需要评估才能获知其效果并改进。本书是国内一部系统介绍科技馆教育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的著作。《BR》本书首先介绍了科技馆教育项目的类型、评估原则、对评估者的要求、评估类型、伦理、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阐述了科技馆学习的基本理论后,介绍了评估框架、指标体系以及为评估所做的准备;然后使用观察法、跟踪计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评估方法,并引用具体案例介绍了概念学习及特定类型项目的评估;最后介绍了评估报告的撰写方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技馆及其教育项目 1

第一节 科技馆概述 1

第二节 科技馆的教育项目 6

第二章 评估总论 11

第一节 什么是项目评估? 11

第二节 评估需要遵循的原则 15

第三节 对评估者的要求 20

第四节 评估的类别 21

第五节 评估的伦理 34

第六节 评估的必要性 37

第七节 评估的挑战 42

第三章 科技馆学习的概念化 49

第一节 什么是学习? 49

第二节 对科技馆学习有直接贡献的相关理论 60

第三节 科技馆学习的特征 84

第四节 科技馆学习与其他场所学习的差异 86

第四章 科技馆教育项目的评估框架 90

第一节 结果导向的评估框架 90

第二节 过程导向的评估框架 100

第三节 兼顾过程和结果的评估框架 104

第四节 选择和构建评估框架 105

第五章 为评估做准备 109

第一节 准备评估计划 109

第二节 陈述项目目标 111

第三节 选择评估方法 119

第六章 观察法 122

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 122

第二节 观察法的实施 123

第三节 观察法的评估案例 124

第七章 跟踪计时法 128

第一节 跟踪计时法简介 128

第二节 方法的适切性 129

第三节 记录的基本信息 131

第四节 跟踪计时法的实施 133

第五节 数据处理分析和报告 138

第六节 评估案例解读 140

第八章 访谈法 149

第一节 个别访谈法 149

第二节 群体座谈法 156

第三节 访谈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161

第九章 问卷法 165

第一节 问卷法概述 165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 167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 174

第四节 问卷数据的分析与展示 178

第十章 对概念学习的评价 191

第一节 小测验法 191

第二节 对话分析法 194

第三节 作业分析法 198

第四节 绘图评价法 201

第十一章 针对特定类型教育项目的评价 212

第一节 辅导讲解等附属性教育项目的评估 212

第二节 工作坊等结构性教育项目的评估 216

第三节 科学营等综合性教育项目的评估 218

第四节 科学秀等表演性教育项目的评估 223

第五节 讲座报告等交流性教育项目的评估 226

第六节 对导览设备等教育资源和条件的评估 228

第十二章 评估报告的撰写 235

参考文献 238

附录 247

附录一 项目成果评估框架假设性案例 247

附录二 科学主题展览跟踪计时数据库 253

附录三 概念图评价法案例 261

附录四 有关非正式科学教育评估的网络资源 263

后记 265

图目录

图2-1 评估与测量的关系 14

图2-2 效度与信度展示 16

图2-3 评估类别与项目开发周期的关系 21

图2-4 观众用手影“推动”屏幕上投影的分子形状 26

图2-5 “海面温度”视频截图 27

图2-6 OMSI设计区巡回展图 29

图2-7 不同教育项目的性质光谱 47

图3-1 信息加工的顺序 54

图3-2 轨道小球速度实验装置 58

图3-3 福克和迪尔金的情境学习模型 61

图3-4 海因的教育理论 65

图3-5 旧金山探索宫装置“多彩阴影” 70

图3-6 赛琳达观众学习模型 71

图3-7 科技馆的互动学习模型 74

图4-1 通用学习效果框架 91

图7-1 展厅布局跟踪计时示意图 135

图7-2 黄石市科技馆“力与机械”展区展品吸引力分布 143

图7-3 黄石市科技馆“力与机械”展区观众停留时间分布 143

图7-4 不同展品在激发观众行为方面的差异 144

图目录

图7-5 “美丽的科学”展区布局图 145

图7-6 停留次数分布状况 145

图7-7 观众参观时间与停留次数的散点图 147

图7-8 观众参观路线图分布 148

图8-1 带有单向透镜的焦点小组会议室 157

图9-1 科学主题展览平均参观时间的分布 182

图9-2 展览所在的场馆类型分布柱状图 183

图9-3 展览所在的场馆类型分布圆形图 183

图9-4 展览面积与平均参观时间的散点图 184

图9-5 交叉表的复式条形图展示 185

图9-6 不同类型场馆的展览观众的平均参观时间 185

图9-7 控制组与实验组前后测试分数对比 187

图10-1 在线小测验样题 193

图10-2 展品布局示意图 195

图10-3 亲子对话内容比较 197

图10-4 四位儿童在参观纳米主题展前后所绘制的图 202

图10-5 四位儿童在室内与室外的绘画作品对比 203

图10-6 概念图举例 205

图10-7 猿猴生肖展评估中某观众留下的个人意涵图 209

图11-1 三个展品秀在五个一级指标上的观众平均评分 215

图11-2 成人(左)与学生(右)观众描述该剧的文字云 225

图11-3 “人手的螺旋式缩放”交互屏幕界面 233

附图1 Roger参观前绘制的概念图 261

附图2 Roger参观后绘制的概念图 262

表目录

表2-1 评估与研究的异同 15

表2-2 1997—2007 年文章中数据分析的类型 31

表2-3 部分近期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科技馆的投资情况 39

表3-1 有效学习的12 条心理学准则 59

表3-2 “注意力—价值”模型的框架 68

表3-3 学习的层次 75

表3-4 表征学习行为的活动类型 78

表3-5 如瑟尔的展览设计十要点 80

表3-6 学校和科技馆中科学学习的比较 86

表4-1 ISE 项目的效果类别 95

表4-2 记录与评价的层次—效果模型 98

表4-3 卓越评估框架 101

表4-4 第三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指标体系 103

表4-5 科技馆常设展览科普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节选) 105

表4-6 详细评估框架设计时的考虑因素 106

表5-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二维表格(认知领域) 112

表5-2 “大国重器”航空动力展目标体系 118

表5-3 520 份评估报告中资料收集方法的频度 119

表7-1 班贝格与塔尔在研究展览长期影响时所提问题 130

表7-2 跟踪计时法所收集基本信息分类 131

表7-3 观众常见参观行为及建议编码 134

表7-4 深海奇珍观众行为观察记录 141

表7-5 被观察到的观众行为 146

表8-1 淡水獭展前评估中的问题 152

表8-2 短访谈问卷示例 153

表8-3 访谈资料编码示例 163

表9-1 对技术的一般性态度量表(部分题项) 166

表9-2 “大国重器”航空动力展评估题项设计 169

表9-3 李克特量表式选项 170

表9-4 问卷中变量的类别 178

表9-5 两个分类变量的交叉表示例 179

表9-6 520 份评估报告中所使用统计方法分布 180

表9-7 展览所在的场馆类型分布 183

表9-8 观众在Tucson 和Hampton 两个场地的参观时间 186

表9-9 观察期间展厅的拥挤程度差异 187

表9-10 观察期展厅的观众小组差异 187

表9-11 学生对自己能力与态度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188

表9-12 回归分析举例 189

表10-1 在线小测验指向的三个能力层次 193

表10-2 两馆观众对话主题所占比例差异 196

表10-3 两馆观众对火星车自主性的各议题对话所占比例差异 196

表10-4 对学生作业的评分标准 200

表10-5 有关概念图的评分标准 206

表10-6 个人意涵图—“理解的范围”标准中的概念类别及其描述 208

表11-1 展品秀效果评估指标 214

表11-2 工程设计行为举例及行为归属 218

表11-3 评估方法矩阵 227

表11-4 数据收集方法 232

附表1 植物展览教育效果的总结 249

附表2 关于废水展览的效果总结 251

附表3 科学主题展览跟踪计时数据库 253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