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2版)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
内容简介
《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2版)》全面细致地研究了西方科学哲学的10个主要问题:①认知意义的判断标准,研究了逻辑经验论从可检验原则到可翻译原则,直至走向整体论的内在逻辑线索;②归纳与验证,研究了归纳问题的回答以及归纳逻辑和贝叶斯算法对验证问题的讨论;③科学说明模型及其问题,研究了dn和is模型及其问题,将科学说明的本质归结于对自然定律的认识;④自然定律的本性,探讨了自然定律的规则性进路与必然性进路;⑤还原论,分析各种“还原”概念,从而评价各种相应还原论的得失;⑥科学的发展模式,讨论了科学发展的累积模式、不断革命说、范式说等,研究了历史主义所带来的相对主义的问题;⑦科学划界,研究了划界标准从绝对标准、模糊标准、消解标准直至多元标准的发展理路;⑧科学实在论,比较了科学实在论与非实在论的争论,表明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对科学概念的理解;⑨科学实验哲学,研究了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关系;⑩科学与价值,研究了科学价值中立说的理论背景——客观主义。《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2版)》表述清晰,观点明确,非常适合科学哲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也可以通过《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2版)》增加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科学哲学是什么
二、从人物到问题
三、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四、本书的结构
五、科学哲学的意义第二章 历史导论
一、从“科学的哲学”到“科学哲学”
二、逻辑原子主义
三、逻辑实证主义
四、逻辑经验主义
五、批判理性主义
六、历史主义
七、后现代思潮
八、新浪潮第三章 逻辑导论
一、逻辑与论证
二、命题逻辑
三、三段论
四、量化逻辑
五、一阶逻辑的公理系统
六、逻辑与语言分析第四章 认知意义的判断标准
一、意义标准的提出
二、可检验标准
三、可翻译原则
四、整体论的兴起
五、判断标准有没有认知意义
六、小结第五章 归纳与验证
一、归纳方法
二、休谟与归纳问题
三、归纳法的辩护
四、亨普尔:验证的逻辑
五、卡尔纳普:归纳逻辑
六、古德曼:新归纳之谜
七、贝叶斯主义
八、小结第六章 科学说明模型及其问题
一、导论
二、亨普尔的科学说明模型
三、科学说明模型的问题
四、范·弗拉森:科学说明的语用学
五、萨尔蒙:因果性与说明
六、说明:全局与局部
七、科学说明的dnp模型
八、小结第七章 自然定律的本质
一、休谟的“因果”定义
二、规则性进路
三、规则性进路的问题
四、必然性进路
五、必然性进路的问题
六、其他的可能方案
七、小结第八章 “还原”概念的哲学分析
一、语言还原
二、微观还原
三、理论还原
四、生物学中的反例
五、说明还原
六、小结第九章 科学的发展模式
一、逻辑实证主义:累积模式
二、波普尔:不断革命说
三、库恩:历史主义与相对主义
四、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
五、费耶阿本德:怎么都行
六、牛顿-史密斯:科学合理性的重建
七、劳丹:非整体论图像
八、小结第十章 科学划界
一、时代背景
二、绝对标准
三、相对标准
四、消解标准
五、多元标准
六、小结第十一章 科学实在论
一、导论
二、历史的线索
三、麦克斯韦对“观察-理论”二分的挑战
四、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
五、劳丹对渐近实在论的批评
六、哈金的“实验实在论”
七、法因的“自然本体论态度”
八、马斯格雷夫的实在论辩护
九、小结第十二章 科学实验哲学
一、传统科学哲学的实验观
二、新实验主义
三、实验的社会分析
四、小结第十三章 科学与价值
一、古代的“客观价值”
二、休谟的二分
三、客观主义及其批评
四、科学中的价值
五、小结第十四章 西方科学哲学的新进展
一、西方科学哲学教科书的演变
二、逻辑实证论的“原罪”和相对主义
三、科学哲学的“新纪元”
四、小结:个人观点
附录一科学哲学的一些网址
附录二世界哲学系排名(2011年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