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中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回顾与展望

收藏
  • 大小:86.16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中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回顾与展望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神秘的南极洲,因其广袤的冰雪大陆,严酷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神奇的自然景观,铸就了科学研究的圣地,令古往今来众多科学家、探险家神往。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南极地区和全球环境-9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彰显出来。 目前全球已有28个《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南极建立了70多个科学考察站,开展气候、生物、冰川、海洋、测绘、地质与地球物理、高空大气物理、天文、环境与生命科?等学科的科学考察活动。我国开展极地考察活动起步比较晚,1984年才开始组织第一次南极考察,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各界的大力参-9和支持下,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先后在南极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在北极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先后有“向阳红lO”号、“极地”号、“雪龙”号等科学考察船承担了极地科学考察任务,建立了数十个不同研究方向的极地科学研究实验室,成功地组织了26次南极考察、4次北极考察、7个年度北极黄河站地区考察,并成功地组织?5次南极内陆考察和4次格罗夫山地区考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后勤支撑保障体系。
目录
引言
第1章 格罗夫山考察
 1.1 首次格罗夫山考察
  1.1.1 任务计划及意义
  1.1.2 现场实施情况
  1.1.3野外科考成果 
 1.2 第二次格罗夫山考察
  1.2.1 任务计划及意义
  1.2.2 现场实施情况
  1.2.3 野外科考实施情况与成果
 1.3 第三次格罗夫山考察
  1.3.1 任务计划及准备工作
  1.3.2 现场实施情况.+
  1.3.3 野外科考成果
 1.4 第四次格罗夫山考察
  1.4.1 任务计划及意义
  1.4.2 现场实施情况
  1.4.3 野外科考成果
 1.5 经验与建议
  1.5.1 几点经验
  1.5.2 几点建议
第2章 格罗夫山科研成果
 2.1 格罗夫山地区地质及区域大地构造研究
 2.2 南极陨石的科学意义及格罗夫山陨石研究.
  2.2.1 南极陨石研究的科学意义
  2.2.2 我国南极陨石的发现和收集
  2.2.3 格罗夫山陨石的分布特征
  2.2.4 我国南极陨石的分类与共享平台建设.
  2.2.5 格罗夫?陨石的类型分布特征
  2.2.6 南极陨石研究
 2.3 新生代古气候环境研究
  2.3.1 冰川地质地貌
  2.3.2 沉积岩漂砾
  2.3.3 极寒冷荒漠土壤
  2.3.4 孢粉组合
  2.3.5 岩石暴露年龄
 2.4 格罗夫山测绘和遥感工作
  2.4.1 格罗夫山地区重要的基础性测绘工作
  2.4.2 格罗夫山地区卫星遥感应用研究
 2.5 格罗夫山冰雪和气象考察
  2.5.1 格罗夫山地区的天气气候特征
  2.5.2 格罗夫山冰雪考察
第3章 格罗夫山考察研究展望
 3.1 格罗夫山中继站与自动气象站建设
  3.1.1 格罗夫山中继站建设
  3.1.2 格罗夫山自动气象站建设
 3.2 格罗夫山科学考察与研究
  3.2.1 地质与地球物理考察研究:
  3.2.2 格罗夫山地区陨石及宇宙尘收集与研究
  3.2.3 南极新生代冰盖进退及古环境研究
  3.2.4 地面三维激光精确测绘、基于航空激光雷达的大面积精确测、冰下环境遥感探测
第4章 南极格罗夫山哈丁山特别保护区
 4.1 南极区域保护及管理
  4.1.1 南极环境保护
  4.1.2 南极区域保护体系?提出与演变
  4.1.3 南极区域保护体系的设立与管理
  4.1.4 南极区域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成效与问题
  4.1.5 南极特别保护区的设立与审批
 4.2 格罗夫山哈丁山特别保护区的设立 
  4.2.1 格罗夫山哈丁山区域的保护价值
  4.2.2 哈丁山特别保护区的设立背景与准备工作
  4.2.3 哈丁山特别保护区的获准设立
  4.2.4 格罗夫山哈丁山特别保护区管理计划概要
 4.3 我国特别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与未来展望
  4.3.1 我国特别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4.3.2 特别保护区建设的趋势与未来建议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 录
 附录1 中国历次格罗夫山科考队员名单
 附录2 有关格罗夫山的部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附录3 首次格罗夫山考察的冰原岛峰登记表
 附录4 关于格罗夫山区冰原岛峰及典型地形地物命名的建议报告
 附录5 格罗夫山中继站设备配置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