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天文学史

收藏
  • 大小:14.4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天文学史
作者:邓可卉 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这本由邓可卉著的《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天文学史》不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也不是一般的天文学通史,是对中西方古代历算传统和中西方古代天文学中许多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主要时间是从古代到清代中期,本书的特色在于把握中国古代天文学以测算为主的特点,廓清圭表测影的历史功能和技术发展,阐发中星观测的独特地位和功能等等。本书不仅阐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目标、特点和具体内容,而且以《崇祯历书》为重点,考察了西方天文学的传入及其影响,探讨了日本和算奠基人关孝和对《授时历》的研究成果,藉此说明东方数学天文学是一脉相承的。论述了现代天文学家朱文鑫以及“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李约瑟博士等关于中西方天文学比较研究的思想和成果。《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天文学史》立足比较研究的视角,从对希腊经典天文学著作《至大论》的比较研究入手,探讨中西方古代天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差异;以大量史实为基础,结合具体案例展开比较和论证,史论结合,旨在阐明中西方天文学各自独立的形态。
目录
第一章 中西古代天文学的异同
 第一节 中西古代天文学的概述
 第二节 张衡与托勒玫天文学之比较
  1.张衡与浑天说
  2.浑天说与盖天说、宣夜说的关系
  3.宇宙起源和生成的思想
  4.月行九道术
  5.关于行星运动的思想
  6.月食的解释
  7.日月的视角直径和星官
  8.东汉时期的天球观
  9.托勒玫的天球观
  10.张衡与托勒玫的比较-
 第三节 中西古代岁差的发现和提出
 第四节 中西古代对于彗星的认识
  1.彗星的形态
  2.彗星的特征
第二章 中国古代测天理论的独立形态
 第一节 圭表测影的传统
  1.圭表定方向
  2.圭表定时刻
  3.圭表测定回归年长度
  4.其他功能
 第二节 圭表测影技术的改进
 第三节 圭表测影的天文学意义
  1.“地中”说的形成与推翻
  2.晷影漏刻等的测算和相互参验
  3.圭表——晷仪——日晷
 第四节 中星观测
 第五节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系统
 第六节 历法的代数特点
第三章 《至大论》的方法
 第一节 地心宇宙观的信仰与怀疑
 第二节 《至大论》之源
 第三节 《至大论》的独立形态
  1.《至大论》中球面天文学的名词术语
  2.球面天文的实际应用
  3.计数规则与计算系统的特点
  4.法则的建立过程——“假设”的生命力
  5.天体运动的终结性指标
  6.《至大论》的方法论基础
第四章 中西古代天文学案例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至大论》中一些球面天文方法的比较
  1.太阳视赤纬问题
  2.黄赤道坐标量变换问题
  3.昼夜长短和黄道上上中天点的时间计算
 第二节 太阳年长度测定的比较
  1.中国古代对回归年长度的测定
  2.托勒玫对回归年长度的测定
 第三节 中西古代黄赤交角测算的比较
  1.托勒玫对黄赤交角的测算
  2.东汉时期对黄赤交角的测算
  3.精度比较
 第四节 中西古代太阳运动理论比较
  1.古希腊太阳中心差曲线和速度曲线
  2.近地点平黄经计算精度的分析与比较
  3.关于中国古代太阳运动理论几个疑点的澄清
 第五节 《授时历》中的弧矢割圆术
  1.《元史?历志》和《明史?历志》中有关弧矢割圆术内容的校补
  2.《至大论》与弧矢割圆术中的黄赤道坐标变换精度的比较
  3.弧矢割圆术中的制图和运算法则
  4.弧矢割圆术的单位系
  5.对于会圆术的进一步分析
 第六节 明代的历法改革
  1.《崇祯历书》的编撰
  2.《崇祯历书》中的天文观测
  3.徐光启的改历原则
  4.《崇祯历书》的重要影响
 第七节 《至大论》在中国
  1.《测天约说》中的有关内容
  2.《日躔历指》中的有关内容
  3.《恒星历指》中的有关内容
  4.《月离历指》中的有关内容
  5.《崇祯历书》介绍的《至大论》中的有关天文仪器
 第八节 《测天约说》的主要内容
 第九节 《测量全义》的编撰及其历史贡献
  1.《测量全义》的编撰
  2.《测量全义》的体例和内容
  3.《测量全义》在《崇祯历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十节 《恒星历指》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以第谷天文学为主的恒星测量基本方法和理论
  2.第谷式恒星测量仪器
  3.蒙气差修正的定量解释
  4.恒星本行理论
  5.绘制星图的原理和方法
  6.《恒星历指》的意义和影响
 第十一节 《五纬历指》中的宇宙理论
  1.西方宇宙论传入中国的几个分期
  2.《五纬历指》中宇宙层次的一般判断法则
  3.第谷体系在欧洲的情况
  4.《五纬历指》关于第谷体系的合理性
  5.西方宇宙模型传入过程中相关理论的缺失以及中国的接受情况
 第十二节 清代日晷
  1.面东西日晷的形制与原理
  2.地平日晷的形制与原理
  3.清代日晷发展的特点
 第十三节 朱文鑫的历法比较研究工作
  1.朱文鑫谈《九执历》
  2.朱文鑫谈《回回历》
  3.清代历法与中西历法之比较
  4.汉历交食周与西法之比较
第五章 《授时历》在日本的研究情况
 第一节 《授时历》与和算的关系
 第二节 《授时历》的传日经过与关孝和
 第三节 中日学者的《授时历》比较研究工作综述
 第四节 关孝和的《授时发明》
  1.论黄赤道差
  2.论黄赤内外差
  3.论白道与黄赤道差
 第五节 关孝和的《授时历经立成之法》与《授时历经立成》
  1.“太阳立成”
  2.“太阴立成”
  3.“五星立成之法”
  4.关孝和的几项发明创造
 第六节 关孝和的《天文数学杂著》
  1.日食记录:
  2.“磁针之测验”
  3.定合定积定星图解
  4.“日景实测”
  5.交食计算的准备工作
  6.日、月食视差图释及交食计算
第六章 李约瑟眼中的中国天文学史
 第一节 李约瑟与中国天文学史文献
 第二节 20世纪以前西方学者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
 第三节 李约瑟的中国天文学史研究及其贡献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