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靶器官毒理学丛书 心血管毒理学 李芝兰,孙应彪,王宇红 主编 2018年版

收藏
  • 大小:107.46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靶器官毒理学丛书 心血管毒理学
作者:李芝兰,孙应彪,王宇红 主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组成。心脏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枢纽,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不停地将血液由动脉射出,由静脉吸人,保证血液在血管内连续不断地做定向流动。动脉是运血离心的管道,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血液沿心血管系统循环不息。机体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及皮肤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实现营养物质的送达和代谢废物(液态和气态)的排出。另外,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借循环系统输送到相应器官以调节其生理功能。心血管系统尚有内分泌功能,心肌细胞可产生心钠素、血管紧张素、脑钠素和抗心律失常肽等十多种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血管壁产生的内皮素等,参与机体多种功能的调节。此外,心肌细胞所特有的受体和信号转导系统在调节心血管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心血管系统是外源化学物影响的重要系统,多数外源化学物的急、慢性中毒达到一定程度,都可产生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药物作为特殊的化学物,在应用过程中,因其固有的药理作用和不同人群的易感性,不可避免地会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有关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报道较为多见,不仅观察了作用于心脏或血管系统,改进心脏的功能,调节心脏血液的总输出量,或改变循环系统各部分的血液分配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也包括了麻醉剂、中枢神经疾病治疗等的各种药物,研究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由于环境有害因素暴露的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多伴发其他器官损害,且早期表现多不突出,易被掩盖,一旦产生,可出现心脏性猝死等恶性并发症。由于药物及其他外源性有害因素对心血管系统毒性的严重性,外源化学物致心血管毒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心血管毒理学(cardiovascular toxicology)是研究环境化学物、工业化学物、药物、天然物质和有害内源性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目前,对具有心血管毒性损害作用有害因素的关注,已从化学因素扩展到物理、生物因素,甚至食品等范畴;并在整体、器官、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等不同水平上探索其与机体的交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心血管毒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与一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叠,充分体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及渗透,同时也促进了心血管毒理学科的发展。《靶器官毒理学丛书:心血管毒理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第1章至第7章)概述了心血管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进展及发展历史等;对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毒性表现与毒性机制,毒性研究方法等分章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各论部分(第八章至第十八章)重点介绍了金属与类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农药、无机化合物、药物、物理因素,以及微量元素、维生素、大气颗粒物、汽车尾气等的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毒性概述,心血管毒性表现及毒性机制等。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