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针灸学七字歌诀 曹平 编 2009年版

收藏
  • 大小:47.94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针灸学七字歌诀
作者:曹平 编
出版时间:2009年版
内容简介
  《针灸学:七字歌诀》分为经络腧穴、刺法灸法、临床治疗上中下三篇。全书内容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学》教材为蓝本,用新颖七字押韵歌诀著成,并附有针灸取穴图,以利图文并参。其中经络腧穴部分,从每个穴位的二十八个字七字歌诀中便可知道穴名的缘由、取穴的位置、针刺的注意事项、针刺的方法和本穴的功效。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内科、妇儿科、皮肤、骨伤、外科及五官科常见疾病的七字歌诀,读者一读便知疾病的病因、病理、病证分型、治则和配穴及配穴处方原则。临床部分各科疾病大部分在后还附有其他疗法,如穴位注射、火罐、电针、挑刺、发泡、埋线、穴位敷贴等特殊疗法及疾病的调理。全书读来朗朗上口、幽默押韵、通俗易懂、趣味无穷、记忆轻松自如。可供广大从事针灸的临床、教学人员参考,特别是各医学院校学生可作为学习《针灸学》的同步辅助教材,也是学习《针灸学》之“捷径”。
目录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三节 经络的根结与标本、气街与四海
一、根结与标本
二、气街与四海
第四节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作用
二、经络的病理反应
三、经络的临床应刚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一、腧穴的发展
二、腧穴的分类
第二节 腧穴命名
第三节 腧穴主治作用
第四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八、络穴
二、郄穴
四、下合穴
五、俞八、募穴
六、八会穴
七、八脉交会八
八、交会八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三阴经
二、手三阳经
三、足三阳经
四、足三阴经
第二节 奇经八脉
一、任脉(24穴)
二、督脉(28穴)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维脉
六、阳维脉
七、阴跷脉
八、阳跷脉
第三节 十五络脉
一、手太阴肺经别络——列缺
二、手少阴心经别络——通早
三、手厥阴心包经别络——内关
四、手太阳小肠经别络——支正
五、手阳明大肠经别络——偏历
六、手少阳三焦经别络——外关
七、足太阳膀胱经别络——飞扬
八、足少阳胆经别络——光明
九、足阳明胃经别络——丰隆
十、足太阴脾经别络——公孙
十一、足少阴肾经别络——大钟
十二、足厥阴肝经别络——蠡沟
十三、任脉别络——尾翳
十四、督脉别络——长强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
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
一、头颈部奇穴(17穴)
二、胸腹部奇穴(5穴)
三、项背腰部奇穴(10穴)
四、上肢部奇穴(12穴)
五、下肢部奇穴(12穴)
中篇 刺法、灸法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第一节 刺灸法的源流与发展
一、刺法的源流与发展
二、灸法的源流与发展
第二节 刺灸操作的指导原则
一、重视治神
二、强调调气
三、调整阴阳
第三节 刺灸禁忌与适应证
一、部位禁忌
二、生理与体质禁忌
三、机体临时状况禁忌
四、病情禁忌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第一节 毫针刺法
一、针刺前的准备
二、毫针刺法
三、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四、针刺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灸法
一、灸法的作用
二、灸法的分类与操作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拔罐法
一、罐的种类
二、拔罐方法
三、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四、注意事项
第四节 其他针法
一、三棱针法
二、皮肤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火针法
五、穴位注射法(水针)
六、电针法
七、埋线法
八、头针法
九、耳针法
下篇 临床治疗
第六章 治疗总论
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
一、调和阴阳
二、疏通经络
第七章 治疗各论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