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针灸学 中医药类专业用
作者:王华
出版时间:2008年版
丛编项: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医药类专业用)》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全国各中医院校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完成。本教材系统介绍针灸学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和临床应用知识,分绪论、上篇、中篇、下篇、附篇5部分。绪论介绍针灸学的概念、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等基本内容,阐述针灸学的创立和学科特点,归纳了针灸学的学习方法;上篇介绍针灸基础理论,主要论述经络学说和腧穴理论;中篇介绍针灸方法和技术,主要论述各种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介绍了头针、耳针;下篇介绍针灸治疗,论述针灸治疗的原则、作用、处方,介绍特定穴的运用,归纳针灸临床诊治特点,重点介绍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附篇选辑古代著名针灸歌赋,介绍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附有古代人体部位名称解释,并介绍了针灸现代研究的进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医药类专业用)》采用全彩印刷,图文并茂,应用了大量珍贵的真人实体彩图是本教材的一大亮点,力求达到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书中所设医案举隅等栏目更是有别于其他同类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医药类专业用)》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等中医学类其他专业学生使用,也是国家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参考书。并可供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绪论
一、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地位
二、针灸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一)针灸的起源
(二)针灸学的创立
(三)历代医家对针灸学的贡献
三、针灸学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
四、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针灸学的学科特点
(二)针灸学的学习方法
上篇 针灸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三)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六)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
(一)十二经别
(二)十二经筋
(三)十二皮部
四、十五络脉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一、标本、根结
二、气街、四海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经络的作用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辨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中篇 针灸方法和技术
第四章 毫针刺法
第五章 灸法
第六章 拔罐法
第七章 其他针法
第八章 头针与耳针
下篇 针灸治疗
第九章 治疗各论
第十章 治疗各论
附篇 参考资料
第十一章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第十二章 子午流注针法
第十三章 灵龟八法
第十四章 古代体表部位名词解释
第十五章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