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谦斋辨证论治学 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孙其新编著 2009年版

收藏
  • 大小:18.93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谦斋辨证论治学 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作者:孙其新编著
出版时间:2009年版
内容简介
  《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主人公秦伯未是20世纪中医界的一代宗师。作者根据谦斋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辨证理论,上升为辨证论治学。《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按中医辨证思维体系,分为辨证论治的定义、原理、基石、法则、方法、步骤、处方、公式,依次论述辨证论治的概念、生理、病因、治则、方药等。由于《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的编写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辨证论治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特就辨证论治的法则、步骤、处方做了详尽的说明。该理论简明而不笼统,细致而不琐碎,易学而不飘浮。可供中医业者临床指导,也可作为中医教学参考资料。
目录
1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
1.1 辨证论治的意义
1.1.1 证与症应统
1.1.2 辨证论治的意义
1.2 辨证论治的法则
1.2.1 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
1.2.2 辨证论治的复杂法则
1.3 辨证论治的步骤
1.3.1 辨证步骤三步八项一式
1.4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的形成及特点
1.4.1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的形成
1.4.2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的特点
2 谦斋八纲辨证发微
2.1 八纲辨证存在的问题
2.1.1 八纲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
2.1.2 八纲的辨证地位众说纷纭
2.1.3 八纲用于一切疾病辨证与必须结合其他辨证相悖
2.1.4 八纲的辨证规则不清
2.2 谦斋论八纲辨证提要
2.2.1 八纲的重要意义
2.2.2 八纲的概况
2.2.3 八纲辨证规则
2.3 八纲辨证的再思考
2.3.1 八纲之八个类型是广义的,六变组合二十五型是狭义的
2.3.2 阴阳从宏观上概括为阴证阳证,不介入六变组合
2.3.3 八纲是深入浅出的分类方法,由博返约的归纳法则
2.3.4 八纲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其他辨证方法则均含有八纲的内核
2.3.5 客观分析八纲在现实辨证中逐渐淡化的原因,充分认识它在未来辨证中继续发挥方法论的作用
2.4 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
3 谦斋六经辨证钩玄
3.1 六经实质众说纷纭
3.1.1 六经是指经络
3.1.2 六经是指脏腑
3.1.3 六经是指界面
3.1.4 六经是指六气
3.1.5 六经是指气化
3.2 谦斋六经辨证探微
3.2.1 六经是表里之部位的假称
3.2.2 六经是阴阳之初中末三个阶段
3.2.3 六经与三焦、脏腑之间的关系
3.2.4 伤寒论提纲
3.2.5 《伤寒论》心悟在杂病悉通之后
3.3 六经辨证的再思考
3.3.1 从三焦、卫气营血的名称,看六经的可议之处
3.3.2 从六经与三焦、脏腑之间的关系,看六经的实质
3.3.3 从经方的基础有效量,看六经辨证能钤百病
4 谦斋病因十六纲辨证法则浅解
4.1 风
4.1.1 伤风
4.1.2 中风
4.1.3 内风
4.2 寒
4.2.1 伤寒
4.2.2 中寒
4.2.3 虚寒
4.3 暑
4.3.1 伤暑
4.3.2 中暑
4.3.3 伏暑
4.4 湿
4.4.1 伤湿
4.4.2 停湿
4.4.3 积水
4.5 燥
4.5.1 秋燥
4.5.2 津液枯燥矗
4.6 火
4.6.1 实火
4.6.2 虚火
4.6.3 温邪
4.7 疫
4.7.1 瘟疫
4.7.2 疠风
4.7.3 瘴毒
4.8 痰
4.8.1 痰浊
4.8.2 痰核
4.8.3 痰饮
4.9 食
4.9.1 伤食
4.9.2 不食
4.9.3 消食
4.10 虫
4.10.1 虫痛
4.10.2 痨虫
4.11 精
4.11.1 精不足
4.11.2 精关不固
4.12 神
4.12.1 神虚
4.12.2 神乱
4.13 气
4.13.1 气虚
4.13.2 气郁
4.13.3 气逆
4.14 血
4.14.1 血虚
4.14.2 血热
4.14.3 血滞
4.14.4 失血
4.15 阴
5 走出辨证重叠误区与症候结构公式
6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
7 谦斋五行生克辨证法则浅解
8 走出脾胃理论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
9 走出肾命理论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
10 走出五脏阴阳辨证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
11 走出五脏气血辨证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
12 谦斋治西医病的辨证思路
13 谦斋脏腑生理病对照式与脏腑病因病位证状用药式
14 谦斋辨证处方规律
15 谦斋辨证论治学述略
16 谦斋辨证论治学的发掘过程
后记——命运总爱和我开玩笑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