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全国整脊医学系列教材 骨盆(骶尾椎)整脊学
作者:李成林 等主编
出版时间: 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新世纪全国整脊学系列教材之一,是在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发掘前人的经验,系统阐述骨盆(骶尾椎)整脊学的概念、基本理论,骨盆(骶尾椎)及相关脏腑组织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运用现代生物力学概念解说腰椎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完整地介绍骨盆(骶尾椎)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诊断要点及骨盆(骶尾椎)疾病的整脊治疗和保健方法。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广泛汲取了古今中外在骨盆(骶尾椎)整脊方面的精华内容,并进一步整理、总结、提高,旨在使骨盆(骶尾椎)整脊这一古老又现代的临床技术得以全面展现,望能在理论知识和整脊技术各个方面得以创新和发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骨盆(骶尾椎)整脊学的基本概念
二、骨盆(骶尾椎)整脊学的基本内容
三、骨盆(骶尾椎)整脊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骨盆(骶尾椎)整脊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骨盆(骶尾椎)整脊学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骨盆(骶尾椎)整脊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骨盆(骶尾椎)整脊的适应证
二、骨盆(骶尾椎)整脊的禁忌证
第五节 骨盆(骶尾椎)整脊的原则和方法
一、骨盆(骶尾椎)整脊的原则
二、骨盆(骶尾椎)整脊的方法
第二章 骨盆的解剖和生理
第一节 骨盆的解剖
一、骨盆的解剖结构
二、骨盆的体表标志
三、骨盆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第二节 骶尾段脊柱区的软组织及其流变学特性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深筋膜
三、肌肉组织
四、血管
五、脊髓骶尾段概况
六、脊神经
七、交感神经
八、骨盆的功能
九、骶尾段脊柱区软组织的流变学特性
第三节 骨盆间盘
第四节 骶尾段脊柱的结构和功能(已融合为骶骨)
第三章 骨盆及骨盆间盘的生物力学
第一节 生物力学概述
第二节 骨盆生物力学及其特点
第三节 骶尾段脊柱特点
一、骶骨
二、尾骨
第四节 骶髂关节
第五节 骶髂关节半脱位
第六节 体位与骨盆负荷的关系
第七节 骶尾段脊柱的变形
第四章 骶尾段脊柱病的病因病理
第一节 骶尾段脊柱病的病因
一、姿势不良
二、久举
三、外伤
四、炎症
五、退行性病变
六、心理因素
七、代偿性因素
八、诱发因素
九、其他
第二节 骶尾段脊柱病的病理
一、概述
二、骨盆变性
三、骶尾段脊柱滑膜关节运动障碍的病理机制
四、骶尾段脊柱区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
第三节 骶尾段脊柱病理变化的常见类型
一、半脱位及滑脱
二、过度前凸或后凸
三、侧凸
四、椎间盘退行性变化
五、椎体骨质增生
六、继发性病理变化
七、常见先天性疾病和畸形
第四节 骨盆损伤的生物力学
一、骨盆节段性不稳定
二、骨盆节段抗载荷的稳定功能
第五章 骨盆病变的诊断
第一节 骶尾段脊柱病的检查原则
一、全面系统,防止漏诊
二、四诊动量,循序检查
三、仔细对比,以常衡变
四、细致耐心,反复检查
五、综合分析,辨证施术
第二节 辨病方法
一、四诊
二、量法
三、特殊检查
四、X线检查
五、其他检查法
第三节 脊柱病诊断要点及四步定位诊断法
一、诊断要点
二、四步定位诊断法
第四节 辨证方法
一、八纲辨证
二、气血辨证
三、脏腑辨证
四、经络辨证
第六章 骶尾椎整脊技术
第一节 推拿整脊术
一、推拿整脊的作用原理
二、常用的推拿手法
三、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四、骶髂部整脊术
第二节 牵引整脊术
一、牵引整脊疗法的作用原理
二、使用牵引疗法的原则
三、牵引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牵引疗法在骶尾部整脊中的应用
五、牵引疗法注意事项
第三节 导引整脊术
一、导引整脊的作用原理
二、导引整脊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导引整脊功法
第四节 其他疗法
一、水针疗法
二、针灸疗法
三、拔罐疗法
四、刮痧疗法
五、小针刀整脊疗法
六、扳机点疗法
七、药物疗法
第七章 骶尾段脊柱病治疗
第一节 治疗总论
一、治疗目的
二、治疗原则
三、扶正祛邪
四、调整阴阳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二节 治疗各论
一、骶髂关节扭伤
二、尾骨挫伤
三、梨状肌综合征
四、骶骨椎相关疾病
第八章 骶尾段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
第一节 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位
一、正确的姿势
二、不良姿势和体位及其对脊柱的危害
第二节 劳动保护
一、端正和提高认识,防止和减少损伤
二、保持正确姿势和活动方法
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耐力和抵抗力
四、重度疲劳后的保护和恢复方法
五、防止不合理的超量负荷,科学地安排生活和工作
六、加强各项预防和保护措施,及时治疗微小损伤
第三节 骨盆保健
一、防止风寒湿邪侵袭
二、合理使用保护器具
三、合理进行家庭理疗
四、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