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基础医学理论与技术进展
作者:贾连群,雷萍 主编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学术专著,编者均为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的专业教师,深入全面地阐述了中西医结合理论和相关的实验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分为核酸理论与技术、蛋白质理论与技术、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生理学理论与技术、细胞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动物模型理论与技术、液质联用理论与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等章节内容。专业性强、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可为广大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广泛的思路,更好地了解学科的*进展。
目 录
篇 核酸理论与技术
章 核酸理论
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基因工程
第四节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五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芯片
第二章 核酸技术
节 质粒DNA的提取与检测技术
第二节 核酸提取与杂交
第三节PCR技术
第二篇 蛋白质理论与技术
第三章 蛋白质理论
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三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五节 蛋白质组
第四章 蛋白质技术
节蛋白质样品的准备
第二节蛋白质电泳技术
第三节 蛋白质层析技术
第四节 蛋白质的定量检测
第五节 Westem Blot
第三篇 免疫学理论与技术
第五章 免疫学理论基础
节 抗原及相关理论
第二节抗体及相关理论
第三节 抗原一抗体反应
第四节 人工制备抗体
第六章 免疫学技术
节 EUSA实验技术
第二节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实验技术
第四篇 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
第七章 微生物学理论
节 细菌形态学相关理论
第二节 微生物消毒灭菌理论基础
第三节 细菌分离培养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理论基础
第八章 微生物学技术
节 细菌形态的检查方法
第二节 细菌的培养技术
第三节 细菌转化实验
第四节 细菌诱发突变的实验
第五篇 生理学理论与技术
第九章 生理学理论基础
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生理学的研究概念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十章 生理学实验技术
节 微循环实验技术
第二节 激光散斑成像实验技术
第三节 膜片钳技术
第六篇 细胞生物学理论与技术
第十一章 细胞生物学理论基础
节 细胞生物学概述
第二节 细胞培养基本理论
第十二章 细胞生物学技术
节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第二节 流式细胞术
第三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
第七篇 动物模型理论与技术
第十三章 动物模型理论
第十四章 脾虚动物模型实验技术
第八篇 液质联用理论与技术
第十五章 液相色谱法发展简史
第十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
第五节 样品溶液前处理
第十七章 联用技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
第九篇 代谢组学技术与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代谢组学技术概述
节 代谢组学技术简介
第二节 代谢组学生物分析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第三节 代谢组学与医药科学研究
第四节 代谢组学研究和技术平台建设
第十九章 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节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常见中医证候代谢组学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代谢组学技术与针灸关键问题的研究
第四节 代谢组学与天然药物和中药研究
第十篇 实验室安全
第二十章 实验室安全通则
第二十一章 实验室安全使用
节 实验室用电安全
第二节 仪器设备使用安全
第三节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
第四节 实验室消防安全
第五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五节 实验动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