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外科学 第二版
作者:陆德铭,陆金根 著
出版时间: 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第二版《实用中医外科学》的编修宗旨十分明确,就是在继承顾老一辈学术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振兴中医外科学,充分展现迄今为止中医外科学所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新学术、新经验、新理论。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医外科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二、形成
三、发展
四、成熟
第二节 近60年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一、中医药治疗急、慢性皮肤溃疡
二、中医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三、中医药治疗烧伤
四、中医药治疗周围血管病
五、中医药防治乳腺病
六、中医药治疗急腹症
七、中医药治疗皮肤病
八、中医药防治男性病
九、中医药治疗肛肠病
十、中医外治法的发展
第二章 中医外科范围和疾病命名及分类释义
第一节 中医外科范围
第二节 疾病命名
第三节 分类释义
一、总纲类
二、疮疡类
三、皮肤病类
四、肛门病类
五、肿瘤类
六、其他类
第三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致病因素
一、外感六淫邪毒
二、感受特殊之毒
三、外来伤害
四、情志内伤
五、饮食不节
六、房室损伤
第二节 发病机制
一、外科总的发病机制
二、气血凝滞在病理过程中的转化
三、气血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及其预后
四、脏腑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及其预后
五、经络与外科发病的关系
第四章 外科的诊断
第一节 四诊在外科上的应用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二节 辨阴证阳证
第三节 辨经络部位
一、人体各部所属经络
二、十二经脉气血之多少
第四节 辨外科常见证候
一、辨肿
二、辨痛
三、辨痒
四、辨脓
五、辨麻木
第五节 辨善恶顺逆
一、辨善证、顺证
二、辨恶证、逆证
第五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辨病与辨证
第一节 对辨病、辨证的认识
一、辨病与辨证
二、中医辨病论治的实质
三、中医外科学辨病论治特色
第二节 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在中医外科临床的运用
一、辨病论治
二、辨证论治
第六章 治法
第一节 内治法
一、内治法的三个总则
二、内治法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外治法
一、药物疗法
二、基本手术疗法
三、其他疗法
第七章 外科诊疗技术操作
第一节 辨脓操作法
一、按触法
二、透光法
三、穿刺法
四、点压法
第二节 各种标本采集法
一、脓液标本
二、皮屑标本
三、活组织标本
四、痰液标本
五、咽拭培养
六、血培养标本
七、尿液标本
八、呕吐物标本
九、大便标本
第三节 脓肿、溃疡、瘘管的基本手术操作法
一、脓肿切开术
二、溃疡扩创术
三、一般瘘管切开术
第四节 肛门病检查法
一、肛门病的位置标示
二、肛门病视诊检查
三、肛门触诊与指诊检查
四、肛门镜检查
五、探针检查
六、美蓝注射检查
七、X线造影检查
八、螺旋CT造影检查及磁共振(MRI)检查
九、腔内B超检查
十、乙状结肠镜检查
十一、电子肠镜检查
十二、肛门检查注意事项
第八章 外科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第一节 外科疾病的预防
一、讲究卫生
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第二节 外科疾病的护理
一、病室卫生
二、休养环境
三、隔离
四、亲友探望
五、饮食宜忌
六、外科换药与给药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疮疡
概论
第一节 痈
一、一般痈
二、颈痈
三、腋痈
四、脐痈
五、胯腹痈
六、委中毒
七、瘿痈
第二节 有头疽与三陷证
一、有头疽
二、三陷证
第三节 疖
一、暑疖
二、蝼蛄疖
三、疖病
第四节 发
一、锁喉痈
二、臀痈
三、手发背
四、足发背
附:腓腩发
第五节 疔疮
一、颜面部疔疮
二、手足部疔疮
蛇眼疔
水白疔
蛇头疔
蛇肚疔
托盘疔
足底疔
三、红丝疔
四、烂疔
五、疫疔
六、疔疮走黄
第六节 无头疽
一、附骨疽
二、环跳疽
三、足踝疽
第七节 流注
一、暑湿流注
二、湿痰流注
……
第二章 乳房病
第三章 瘿、瘤、石疽、岩
第四章 外伤病
第五章 周围血管疾病和淋巴管并
第六章 内痈
第七章 急腹症
第八章 肛肠病
第九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病
第十章 其他外科病
第十一章 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
第十二章 眼、耳、鼻、咽喉、口腔病
附方
附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