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本输针灸《灵枢经》学用解难 朱燕中 著 2015年版

收藏
  • 大小:74.5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本输针灸《灵枢经》学用解难
作者:朱燕中 著
出版时间: 2015年版
内容简介
  “本输针灸”是一种依据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辨证组方的针灸治疗方法,其名源于《灵枢·本输》篇(该篇主要介绍五脏六腑所出之五输穴,及其位置、属性、运行方式等)。所谓“本输针灸”是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为指导思想,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理念,以《内经》中所记载的腧穴为基本选穴,以五腧穴为核心穴位组方的治疗方法。本书通过对“本输针灸”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探讨,力求使《内经》的基本理论,在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更具逻辑性、客观性、实用性、简单性,这也是作者一直以来学习中医经典的理念。
目录
第一章.古代文化与《内经》同源
第一节.河图洛书 ………………………………………………………… 2
一、河图洛书起源 ………………………………………………………… 2
二、河洛哲学 ……………………………………………………………… 3
(一)阴阳观 …………………………………………………………… 3
(二)五行观 …………………………………………………………… 4
三、河图孕育生成 ………………………………………………………… 4
(一)河图之术数 ……………………………………………………… 4
(二)从河图了解生成关系 …………………………………………… 4
(三)《内经》中的生成关系 ………………………………………… 6
四、从洛书看“气”的运行……………………………………………… 9
(一)洛书之术数 ……………………………………………………… 10
(二)洛书有“气” …………………………………………………… 10
五、河图洛书互根 ………………………………………………………… 17
(一)天圆地方阴阳相伴 ……………………………………………… 17
(二)形气的生与成 …………………………………………………… 17
第二节.象数与术数 ……………………………………………………… 17
一、象数理论源自《易经》……………………………………………… 18
二、象数理论在《内经》中的应用 …………………………………… 19
(一)象与数是阴阳关系 ……………………………………………… 19
(二)脏象与脏腑有所不同 …………………………………………… 19
(二)中医应用取类比象 ……………………………………………… 23
四、古代术数 ……………………………………………………………… 28
(一)数有序数、量数、象数之别 …………………………………… 28
(二)和于术数 ………………………………………………………… 30
五、象数与术数的应用…………………………………………………… 38
(一)象数的外延 ……………………………………………………… 38
(二)术数的应用 ……………………………………………………… 41
第三节.古代天文 ………………………………………………………… 43
一、天地 …………………………………………………………………… 45
(一)天地的生成 ……………………………………………………… 45
(二)天圆地方 ………………………………………………………… 46
(三)天有精,地有形 ………………………………………………… 49
(四)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 49
(五)天地之节制 ……………………………………………………… 51
(六)天人相应 ………………………………………………………… 52
二、天有七曜——日月五星……………………………………………… 54
(一)日月 ……………………………………………………………… 54
(二)五大行星 ………………………………………………………… 60
三、古代天文中的二十八星宿与四象 ………………………………… 62
(一)二十八星宿与四象 ……………………………………………… 62
(二)二十八星宿在《内经》中的应用 ……………………………… 63
(三)二十八星宿与女子月经相应 …………………………………… 63
四、三垣 …………………………………………………………………… 66
(一)三垣应“精气神” ……………………………………………… 66
(二)北极星是夜空之中心 …………………………………………… 67
五、“十二次”与“十二辰”
第四节.古代历法的阴阳观
一、人为制定阳历 ………………………………………………………… 70
二、记录时间的太阴历…………………………………………………… 72
三、中华农历的阴阳观…………………………………………………… 73
四、四季养生 ……………………………………………………………… 78
(一)养生要顺应 ……………………………………………………… 80
(二)养生要动静相结合 ……………………………………………… 80
(三)养生要饮食合理 ………………………………………………… 82
(四)养生要养神 ……………………………………………………… 83
(五)养生要避风寒 …………………………………………………… 83

第二章.阴阳五行
第一节.阴阳 ……………………………………………………………… 86
一、阴阳的初始 …………………………………………………………… 88
二、阴阳总纲 ……………………………………………………………… 89
(一)阴静阳躁 ………………………………………………………… 90
(二)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 90
(三)阳化气,阴成形 ………………………………………………… 90
(四)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91
(五)阴阳的外在表现 ………………………………………………… 92
三、阴阳的实际应用 ……………………………………………………… 93
(一)先后天的阴阳关系 ……………………………………………… 93
(二)生与成的阴阳关系 ……………………………………………… 93
(三)味、形、气、精、化 …………………………………………… 94
(四)七损八益是调阴阳的根本大法 ………………………………… 95
六、阴阳的其他形式 ……………………………………………………… 98
第二节.五行 …………………………………………………………… 100
一、五行的初始含义 …………………………………………………… 101
二、五行的两种表述形式……………………………………………… 102
三、五行与四气五味 …………………………………………………… 103
四、五行中的阴阳关系………………………………………………… 104
五、《内经》介绍五行理论…………………………………………… 105
(一)其生五 ………………………………………………………… 105
(二)天有四时五行,应人之五藏化五气 ………………………… 105
(三)五时之胜对应五脏之胜 ……………………………………… 106
六、阴阳五行的应用举例……………………………………………… 107
(一)五脏藏精生之本 ……………………………………………… 107
(二)少养生,老养衰 ……………………………………………… 108
(三)五味中的阴阳 ………………………………………………… 109
(四)五味的适应证 ………………………………………………… 110

第三章.中医治病策略
第一节.《内经》对人体基本结构的认识………………………… 115
一、气与形是物质的基本组成 ……………………………………… 115
(一)气形的生成 …………………………………………………… 116
(二)气形的相互作用 ……………………………………………… 116
(三)气形之伤 ……………………………………………………… 117
(四)气形的调理 …………………………………………………… 118
二、客观认识精、神、气、血、脉、营、卫、津、液 …………… 119
(一)精
(二)神
(三)气 ……………………………………………………………… 129
(四)血 ……………………………………………………………… 131
(五)脉 ……………………………………………………………… 134
(六)营 ……………………………………………………………… 136
(七)卫气 …………………………………………………………… 139
(八)宗气 …………………………………………………………… 144
(九)津液 …………………………………………………………… 146
三、脏腑 ………………………………………………………………… 149
(一)五脏 …………………………………………………………… 149
(二)六腑 …………………………………………………………… 157
(三)奇恒之腑 ……………………………………………………… 161
第二节.中医治病思路 ………………………………………………… 161
一、发病形式 …………………………………………………………… 161
(一)气病与形病 …………………………………………………… 161
(二)精神形气血 …………………………………………………… 165
二、中医治病的基本思路……………………………………………… 167
(一)中医治病原则 ………………………………………………… 168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 ……………………………………………… 169
(三)治病之道与术 ………………………………………………… 172
(四)针刺擅长调气及形 …………………………………………… 173
第三节.中药治病思路 ………………………………………………… 174
一、四气五味及归经 …………………………………………………… 174
二、药性应用 …………………………………………………………… 176
(一)顺四时之性,逆四时之气 …………………………………… 176
(二)气味配伍的功效显现 ………………………………………… 177
三、药物归经 …………………………………………………………… 179
四、“对药”及单味药的阴阳关系………………………………… 179
五、针药同理 …………………………………………………………… 181

第四章.本输针灸
第一节.针灸治疗思路 ………………………………………………… 185
一、针灸与中药类比 …………………………………………………… 185
二、四肢何以为诸阳之本?…………………………………………… 186
三、脏腑所出之处 ……………………………………………………… 187
四、脏腑之气外合六经………………………………………………… 188
五、十二原是五脏气血之源…………………………………………… 189
第二节.针灸治病依据阴阳五行理论 ……………………………… 189
一、《素问·阴阳离合论》…………………………………………… 189
二、六经中阴阳相互协同作用 ……………………………………… 191
三、天之六气以四气为本……………………………………………… 192
四、六经与子午流注 …………………………………………………… 193
五、气血运行由化到运………………………………………………… 194
第三节.腧穴 …………………………………………………………… 196
一、出自《内经》的腧穴……………………………………………… 196
二、为何称之为“输”?……………………………………………… 197
三、腧穴名称的制定规则……………………………………………… 197
四、腧穴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 …………………………………… 198
五、针刺得气乃精之所化……………………………………………… 199
第四节.五输穴 ………………………………………………………… 200
一、“本输”的内涵 …………………………………………………… 200
二、手少阴心经没有五输穴…………………………………………… 201
五、阴阳五输穴的对应关系…………………………………………… 238
(一)五输穴的两种属性 …………………………………………… 238
(二)阴阳经五输穴协同作用 ……………………………………… 240
(三)阴阳经五输穴的对应关系 …………………………………… 241
(四)阴阳五输穴对应依据 ………………………………………… 242
六、五输穴横向与纵向配伍…………………………………………… 245
(一)五输穴横向配伍应用 ………………………………………… 245
(二)五输穴的纵向配伍应用 ……………………………………… 249
(三)人道法自然 …………………………………………………… 252
七、五输穴与中药属性对比…………………………………………… 253
八、五输穴配伍在《内经》中的应用 ……………………………… 254
九、五输穴的其他应用………………………………………………… 256
(一)五输穴应用外合四季 ………………………………………… 256
(二)刺有五变,以主五输 ………………………………………… 257
第五节.十二原穴 ……………………………………………………… 259
一、十二原穴根于五脏………………………………………………… 259
二、十二原五脏之所禀………………………………………………… 260
三、十二原出于四关 …………………………………………………… 261
四、十二原穴释义 ……………………………………………………… 261


第五章.《内经》中其他腧穴配伍
第一节.背俞穴与募穴 ………………………………………………… 268
一、背俞穴与募穴的天地阴阳关系 ………………………………… 268
二、背俞穴 ……………………………………………………………… 269
三、募穴 ………………………………………………………………… 270
第二节.奇经八脉……………………………………………………… 271
一、督脉 ………………………………………………………………… 272
二、任脉 ………………………………………………………………… 273
三、督任统一身之阴阳………………………………………………… 274
四、冲脉 ………………………………………………………………… 276
(一)冲脉之行 ……………………………………………………… 276
(二)冲脉乃经脉之海 ……………………………………………… 277
(三)冲脉乃五脏六腑之海 ………………………………………… 277
(四)妇人无须,男人无月事 ……………………………………… 278
(五)冲脉为病 ……………………………………………………… 278
第三节.《黄帝内经》热病五十九腧穴 …………………………… 278
一、《素问》热病五十九俞…………………………………………… 278
(一)《素问》经文 ………………………………………………… 278
(二)《素问》五十九俞与热病 …………………………………… 280
二、《灵枢·热病》五十九刺 ……………………………………… 282
(一)经文注释 ……………………………………………………… 282
(二)热病五十九刺 ………………………………………………… 282
三、《素问》与《灵枢》之五十九热穴比较 ……………………… 284
四、《内经》热病治疗的相关内容 ………………………………… 284
第四节.水俞五十七处 ………………………………………………… 285
一、经文出处 …………………………………………………………… 285
二、水俞与热穴 ………………………………………………………… 287
三、肾俞、肾之街、肾脉之下行 …………………………………… 287
(一)肾俞 …………………………………………………………… 287
(二)肾之街 ………………………………………………………… 288
(三)肾脉之下行 …………………………………………………… 288
第五节.下合穴 …………………………………………………………
一、下合穴出自《灵枢》………………………………………………
二、外经与内府 ………………………………………………………… 291
三、阳经合穴与下合穴有何不同? ………………………………… 291
四、下合穴功用 ………………………………………………………… 292

第六章.经络
第一节.十二经脉系统 ………………………………………………… 294
一、经脉 ………………………………………………………………… 294
(一)针灸教材的经络系统分布 …………………………………… 294
(二)何为经脉? …………………………………………………… 294
二、十二经脉之本源 …………………………………………………… 295
(一)经脉的内生与外合 ……………………………………………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