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理法方药临床应用
作者:王振亮 著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出版价值: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体现的理法方药,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成书1800多年以来一直对中医临床各科起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被尊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但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其中的方药已不能完全适应患者需求,但其理法(思维方式和诊疗方法)却仍是中医临床之圭臬,后世循其理、按其法、仿其方、用其药,重新配伍组成的方剂,极大地拓展了仲景学术的应用范畴。加之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回归经典的重视,中医工作者对仲景学术临床应用的青睐,中医药高等院校对经典教学尤其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看重,学生更愿意接受地道的中医本体临床著作的研习。遗憾的是,迄今尚无此类著作出版发行。该书将填补仲景理法方药临床拓展应用中的一项空白,这是本书出版的重要价值所在。
内容: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自唐宋以来,一直为学习中医必读之书。但因其成书年代久远,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对初学者来讲,甚难得其要领而入其门。中医临床实践证明,掌握仲景学术“活”的灵魂,在其理法指导下灵活机变,熟其理、明其法、晰其方、用其药,药配其方,方随其法,法遵其理,“随手拈来,便是一方”。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根本保证。本着这一宗旨,笔者根据自己三十余年的临床和教学体会,并撷历代先贤名家在仲景学术理法方药运用方面的成就,著成《仲景理法方药临床应用》一书。全书分为四章,*章治疗大法,它是张仲景治疗实践的理论概括,也是中医临床必须遵循的指导性原则。第二章病证辨治原则,分为六经辨证原则和脏腑辨证原则,主要讨论六经病辨治和脏腑病相关辨治方法。第三章治法方药以解表、清热、和解、通下、利水祛湿、温里、逐水、补益、祛痰、理血、固涩、涌吐、外治等法为纲,各方证治法为目,分门别类对治法方药进行仔细剖析,并附有典型案例。第四章用药法则,从因机因症用药、类方配伍、性味配伍等方面揭示仲景组方用药的规律。
特色:1.突出仲景学术理、法对临床的指导意义;2.强调经方治疗疾病的合理规范运用;3.注重活学活用仲景理法,师法不泥,灵活遣方用药,并附经方组方思想指导下的现代验方和案例。
目录
第一章 理
第一节 治病原则——随证治之
第二节 治病目的——阴阳自和
第三节 治病手段
一、扶正祛邪(包括扶阳气存阴液)
二、四因制宜
三、因势利导
四、先后缓急
第四节 病证辨治原则
一、六经病辨治原则
二、脏腑病辨治原则
第二章 法
第一节 解表法
一、发汗解表
二、表里双解
三、扶正解表
第二节 清热法
一、清宣膈热
二、清阳明胃热
三、清脏腑热
四、清热解毒
第三节 和解法
一、和解少阳
二、调和肝脾
三、调和肠胃
第四节 通下法
一、通腑泻热
二、温下寒实
三、润肠通下
四、通瘀破结
第五节 利水祛湿法
一、辛温散寒除湿
二、清热利湿
三、利水渗湿
四、温化水湿
第六节 温里法
一、温中祛寒
二、温通心阳
三、温通胸阳
四、温经散寒
五、回阳救逆
第七节 逐水法
一、攻逐水饮
二、攻逐水饮,相反相成
三、分消水饮,导邪下行
四、温化蠲饮,苦寒泻热
五、泻热逐水破结
六、泻热逐水,峻药缓攻
七、逐水清热,软坚散结
八、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九、泻肺逐水
第八节 补益法
一、补阳
二、补阴
三、阴阳双补
第九节 祛痰法
一、燥湿化痰
二、清热化痰
三、温化寒痰
四、利窍涤痰
第十节 理血法
一、活血祛瘀
二、止血
第十一节 固涩法
一、涩肠固脱止利
二、温中固脱止利
三、敛肺涩肠,止利固脱
第十二节 涌吐法
第十三节 针灸、外治
一、针刺法
二、灸法
三、外治法
第十四节 其他治法
一、寒温并用,安蛔止痛
二、杀虫补虚
三、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四、甘平和胃,安蛔止痛
五、破滞除痹,排脓补虚
六、解毒排脓,调和营卫
七、祛痰截疟
八、通阳散结,调和阴阳
九、祛湿散水
第三章 方
一、桂枝剂配伍
二、麻黄剂配伍
三、葛根剂配伍
四、桂枝附子剂配伍
五、五苓剂配伍
六、抵当剂配伍
七、陷胸剂配伍
八、泻心剂配伍
九、白虎剂配伍
十、承气剂配伍
十一、栀子豉剂配伍
十二、茵陈蒿剂配伍
十三、柴胡剂配伍
十四、黄芩剂配伍
十五、理中剂配伍
十六、四逆剂配伍
十七、附子剂配伍
十八、茯苓剂配伍
十九、栝楼剂配伍
二十、半夏剂配伍
二十一、乌头剂配伍
二十二、百合剂配伍
二十三、桔梗剂配伍
二十四、当归剂配伍
二十五、防己剂配伍
二十六、白头翁剂配伍
二十七、橘皮剂配伍
二十八、鳖甲剂配伍
二十九、滑石剂配伍
三十、矾石剂配伍
三十一、大枣剂配伍
三十二、枳实剂配伍
三十三、蜀漆剂配伍
三十四、乌梅剂配伍
第四章 药
第一节 药症对应
第二节 药机对应
第三节 性味配伍
一、辛甘化阳
二、辛开苦降
三、辛散酸收
四、酸甘化阴
五、酸苦涌泄
六、甘淡利湿
七、甘补苦泻
八、咸寒反佐
第四节 相反相成
一、寒热并用
二、升降相因
三、补泻兼施
四、敛散结合
五、刚柔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