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新论
作者:吕志杰 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经方新论》是吕志杰几十年来以研究经方一方证一为主的总结。本书首为缘起——学习与研究经典、经方之路。随后为绪言——经方新论之“新”。正文共九章,依次是:经方概论、经方类解、方证鉴别、方证心悟、经方关系、经方医案、经方方歌、经方养生、经方发挥。后记为研究生撰写的《我心目中的导师》。《经方新论》对经方(方证)的研究,既有理论,又有临床,把二者密切地联系起来,是笔者研究经方的专著。全书构思力求系统,内容追求少而精。本书适合研究仲景医学的专业人员、在校学生及临床工作者参考,特别适合致力于经方研究与应用者参考。
目录
缘起——我学习与研究经典、经方之路
绪言——经方新论之“新”
第一章 经方概论
一、经方的概念
二、经方的命名
三、经方的统计
四、经方的药物
五、经方的炮制
六、经方的配伍
七、经方的加减
八、经方的剂量
九、经方的煎法
十、经方的服法
十一、经方的剂型
十二、经方的治法
附:针灸疗法
一、针刺法
二、灸法
第二章 经方类解
一、桂枝汤类——调和营卫发汗剂
二、麻黄汤类——发汗解表祛邪剂
三、瓜蒂散、栀子豉汤类——吐剂
四、承气汤、十枣汤类——泻下逐水剂
五、下瘀血汤类——活血消瘢剂
六、柴胡汤类——和解剂
七、白虎汤、黄芩汤类——清热剂
八、四逆汤类——回阳温阳剂
九、理中汤、建中汤类——温中补虚剂
十、百合地黄汤类——养阴清热剂
十一、肾气丸类——补肾剂
十二、泻心汤类——消痞剂
十三、五苓散类——利水剂
十四、小半夏汤类——化痰止呕剂
十五、栝楼薤白白酒汤类——宽胸通阳剂
十六、橘枳姜汤类——理气剂
十七、当归芍药散类——和血剂
十八、大乌头煎类——止痛剂
十九、茵陈蒿汤类——退黄剂
二十、其他类方剂
第三章 方证鉴别
第四章 方证心悟
第一节 《伤寒论》方证心悟
一、《伤寒论》“寒”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论
二、论外感病中的典型证候、过渡证候与混杂证候
三、桂枝汤以“调”为主论
四、桂枝汤及仲景全书方后注提要
五、第26、27条证治属温病论
六、大柴胡汤证是少阳腑证辨
七、阳明病急下三证与少阴病急下三证辨
八、古今医家对“三承气汤”的变通应用概要
九、四逆汤及其类方治急症运用述要
十、干姜附子汤证“昼日烦躁”新解
十一、应重视方后注饮粥食疗法
十二、“损谷则愈”本义与发挥
第二节 《金匮要略方论》方证心悟
一、中风证治,良方求索
二、脉象辨疑,开发良方
三、心痛特点,救急方法
四、一个条文两个阶段证治论
五、“心气不足”治用泻心汤心悟
六、小建中汤证为脾虚营弱辨
七、从《金匮要略》证治谈肾气丸制方本义
八、大建中汤证是阳虚寒盛虫动辨
九、中药处方“十八反”刍议
第三节 仲景全书方证心悟
一、读“方证相对论”感悟
二、用好经方的三个境界
三、经方剂量现代应用考究
第五章 经方关系
一、经方与原文的关系
二、经方与治法的关系
三、经方与辨病的关系
四、经方与辨证的关系
五、经方与主症的关系
六、经方与剂量的关系
七、经方与剂型的关系
八、经方与炮制的关系
九、经方与煎法的关系
十、经方与服法的关系
十一、经方与禁忌的关系
十二、经方与护理的关系
十三、经方与预后的关系
十四、经方与时方的关系
十五、经方与现代药理研究的关系
十六、经方与西医西药的关系
第六章 经方医案
第一节 外感热病案
第二节 疑难杂病案
一、心、肺、肝、脾、肾五脏病治例
二、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病治例
三、气、血、水病及五官、妇人病治例
第三节 危急重症案
第四节 诊治得失案
第五节 小方治验案
第六节 医案讨论举例
第七章 经方方歌
第八章 经方养生
一、经方治病,该用善用,就是养生
二、经方治病,恰到好处,就是养生
三、防病治病是人的本能,帮助本能就是养生
第九章 经方发挥
一、原著中小柴胡汤类方证治述要
二、后世医家对小柴胡汤的发挥应用
三、小柴胡汤方与法本义及发挥应用求索
结语
后记——我心目中的导师
附录:主要论文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