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琐谈 本草习性精研笔记
作者: 江海涛 编著
出版时间: 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药性琐谈:本草习性精研笔记》独辟蹊径,以独特的陈述手法,夹叙夹议,通过对每味药物的性味分析以及对药性的思考,深入探讨药物的性味和使用。目前国内中药类书籍均以介绍性味功用案例等形式为主。《药性琐谈:本草习性精研笔记》叙述手法生动,让读者阅读全无乏味之感,对100多味药物都做比较详细的药性分析,每味药都理出一条主线。全书广博、生动、学术性强,出版后相信可成为本草类书新风气,适合广大中医药界人士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上篇 药性感悟【导读】药物的各种作用不是偶然发现的,是古人通过观察它的习性而推论出来的。中医的每一条结论背后都有一个理存在,绝对不是一些人说的经验医学,那就太小瞧我们的祖先了。所以学习中药仅仅知道它能治什么还不行,更要深究它为什么有这种作用。本篇虽说是谈药物,也并不是想给朋友们提供一本药物使用手册,而是以药物为载体来进一步探讨医理。因此,书中的药物都没有全面的记载其主治范围,而是通过琢磨药物的生长习性,试图对每一味药物都捋出一条主线。朋友们可以顺着这条线推论出一些东西。
从张锡纯用黄芪得到的启示
黄芪与表证
人参与表证
桔梗与载药上行
茯苓与猪苓
地黄
玄参
何首乌
泽泻
石菖蒲
补气药物与阴火
小议补肾药物
麦冬
天麻与息风
桑白皮与升降
杏仁与麻子仁
白术
半夏
半夏与射干的区别
四味百合科药物的比较
辨黄芩与黄连的区别
薄荷与辛凉解表
柴胡与少阳
柴胡与前胡
天花粉与葛根
荆芥与薄荷
紫苏
辨析芍药的酸苦之争
桂枝调肝作用的分析
肉桂引火归原析
麻黄的破坚积聚作用
析酸
辨酸与涩
论中药的明暗两性
用药应注意性味分离
茅根
细辛
牡丹皮
远志
酸枣仁
龙胆草
当归与川芎
白芷
补骨脂
白僵蚕
蝉蜕
姜黄、郁金与莪术
香附
藿香与香薷
菊花
枸杞子与地骨皮
阿胶
艾叶
青蒿与茵陈蒿
夏枯草
旋覆花
牛膝
款冬花
紫菀
连翘
车前子
女贞子
地肤子
菟丝子
桑寄生
龟甲与鳖甲
天南星
五味子
牵牛子
威灵仙
秦艽
白芥子
吴茱萸
地龙
薏苡仁与缓急
浮萍
骨碎补
石斛
白扁豆、赤小豆与黑豆
薤白
葱白
桃仁
乌梅
木瓜
山楂与柿子
陈皮与青皮
枳实与枳壳
柏子仁
诸香集
经方五虫
栀子
五倍子
桑螵蛸
山茱萸与杜仲
竹
牡蛎与文蛤
下篇 医话杂谈【导读】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有些想法,就随笔记下来,时间长了也积累了不少,现集结在一起供朋友们参考。内容杂乱无章,如有对教育方法的讨论,对经方时方的定位等,这些文章虽然没有讨论药物,但和上篇论药的文章风格一致,即力图用通俗的语言或比喻来表达比较深奥的医理。这样在形式上是科普的,在内容上是专业的,适合更广泛的读者。辨厥
“左升右降”的又一解释
从微观角度看水火升降
从“博”与“专”的角度看中西医
区别
动者为真还是静者为真
元气与火
论理法与方药
论排病治疗与排病反应
论消与补
从正邪斗争论营卫
论病机中的“蓄力”
论浊邪
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为时方鸣不平
胸痹治疗当注意排出外邪
析燥
析独处藏奸
中医治疗与调控基因的相似
性
论肌肉即“筋”
变异型心绞痛与厥阴病
析“肝阳虚亢”
辨析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