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方类鉴
作者:张均克 著
出版时间:2017年版
内容简介
《中医名方类鉴》方剂按治法与功用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祛暑、温里、双解、补益、固涩、安神、开窍、理气、活血祛瘀、止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导化积、驱虫、涌吐、痈疡等共22类,既具有比较完整的学科系统,又切合实际应用。由于类方鉴别往往跨类而做,为便于聚类分析,除了消导化积剂和痈疡剂有二三级细分以外,其余各章不再做亚类细分。
《中医名方类鉴》筛选方剂的范围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方剂学教材及大型方剂学参考书所涉及的方剂,全书共设类鉴方剂500余组,常用方基本包括在内,是迄今类方鉴别领域收方*多的一《中医名方类鉴》。
《中医名方类鉴》编撰采用表格与文字分析相结合的体例。每组方剂都从组成、功效、方证、分析四个栏目分别列出其异同点,进行类同析异,使读者既有直观感,又能获得深度分析。
每首方剂的组成,包括药味剂量甚至药引及重要用法均原方照录,并列出每组方剂的共有药物,便于读者精准分析掌握。
目录
第1章 解表剂
1.麻黄汤与桂枝汤
2.麻黄加术汤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3.三拗汤与华盖散
4.华盖散与金沸草散
5.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
6.小青龙汤与射干麻黄汤
7.大青龙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
8.小青龙加石膏汤与射干麻黄汤
9.小青龙加石膏汤与越婢加半夏汤
10.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
11.桂枝汤类方
12.九味羌活汤与羌活胜湿汤
13.九味羌活汤与大羌活汤
14.香苏散与加味香苏散、香苏葱豉汤
15.葱豉汤与葱豉桔梗汤
16.桑菊饮与银翘散
17.银翘散与银翘汤
18.桑菊饮与葱豉桔梗汤
19.麻黄汤与麻杏甘石汤
20.麻杏甘石汤与加味麻杏甘石汤、越婢汤
21.升麻葛根汤与竹叶柳蒡汤
22.麻杏甘石汤与越婢汤、大青龙汤
23.柴葛解肌汤同名二方
24.升麻葛根汤与宣毒发表汤
25.竹叶柳蒡汤与宣毒发表汤
26.参苏饮与败毒散
27.败毒散与九味羌活汤
28.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
29.麻黄细辛附子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
30.败毒散与荆防败毒散、仓廪散
31.葳蕤汤与加减葳蕤汤
32.葱白七昧饮与加减葳蕤汤
第2章 泻下剂
1.仲景三承气汤
2.大承气汤与大陷胸汤
3.大承气汤与大陷胸汤、大黄牡丹汤
4.大陷胸汤与大陷胸丸
5.大承气汤类方
6.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
7.温脾汤同名三方
8.温脾汤与大黄附子汤
9.三物备急丸与三物白散
10.麻子仁丸与五仁丸、润肠丸
11.五仁丸与润肠丸
12.麻子仁丸与济川煎
13.济川煎与温脾汤
14.十枣汤与控涎丹
15.十枣汤与舟车丸
16.十枣汤与疏凿饮子
17.十枣汤与舟车丸、疏凿饮子
18.舟车丸与疏凿饮子
19.己椒苈黄丸与疏凿饮子
20.禹功散与导水丸
21.黄龙汤与新加黄龙汤
22.增液承气汤与承气养营汤
23.增液承气汤与麻仁丸
第3章 和解剂
第4章 清热剂
第5章 祛暑剂
第6章 温里剂
第7章 双解剂
第8章 补益剂
第9章 固涩剂
第10章 安神剂
第11章 开窍剂
第12章 理气剂
第13章 活血祛瘀剂
第14章 止血剂
第15章 治风剂
第16章 治燥剂
第17章 祛湿剂
第18章 祛痰剂
第19章 消导化积剂
第20章 驱虫剂
第21章 涌吐剂
第22章 痈疡剂
后记
方剂名称拼音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