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学
作者:郑虎占,彭康主编;李向日,李成义,张学顺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17年版
内容简介
中医临床,辨证难,辨药亦难。中药处方之不效者,因不识证者半,不识药者亦半。证识而药不当,非特不效,抑且贻害。故救疾却病,认识药性是关键之一。药可疗疾,船能渡海。欲驾船而不知船之性能,唯是望海而已。欲用药而不明药之性能,只能望病兴叹。故中医从业者用药时,需首明药性,倘不明药性,则如元代医家李东垣所说:“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
医药一家,医因药效,药为医用。中药研究,应始于临床,终于临床,以临床用药为导向,故中药从业者研究药物时,亦需明辨药性,若不究药性,则与天然药物研究何异。所以认知、掌握与应用中药药性是学习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必修内容。
何谓药性,清代医家张志聪谓:“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张氏所言的“性”是指药性,“用”是指功能、主治。故中药药性与中药功能、主治是不同的,药性不是功能主治的具体表述,而是中药功能主治的性质与特征之概括,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内容。其中,四气五味表示中药的作用性质,升降浮沉、刚柔、润燥等表示中药的作用特征.归经表示中药的作用部位,有毒无毒表示中药的安全性。中药药性理论是关于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理论。人因性格不同而造就不同能力,药因药性各异而产生不同功能。“性”决定“能”,故中药药性又称中药性能。张志聪强调用药时,药性重于功能,不无道理。
渔者需筌,学习药性需要掌握其学习思路与方法,为此我们编写《中药药性学》一书,全书在了解药性形成的背景、认知药性的途径、分析药性变化的因素、了解药性应用的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性叙述,对学习中药药性具有一定的**作用。希望帮助读者对中药药性有较为整体和系统的了解,为学习中医药学的其他课程奠定药性基础,并指导中药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用取象比类法认知中药药性
一、取象比类的思维概念及历史沿革
二、通过取象比类认知中药药性的方法
三、取象比类思维对学习中药药性的意义及局限性
第二节 用功效归纳法认知中药药性
一、本草功效归纳源流
二、通过功效归纳法认知中药药性的方法
第三节 用文献整理法认知中药药性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初步形成(唐以前)
一、概述
二、秦汉时期的主要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成就
四、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创新发展(宋金元)
一、概述
二、两宋时期的主要成就
三、金元时期的主要成就
第三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总结完善(明清及以后)
一、概述
二、明代的主要成就
三、清代的主要成就
四、近现代的主要成就
第三章 中药药性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阴阳学说与药性
一、阴阳的概念与特性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三、药性的阴阳属性
四、基于阴阳学说的药性应用
五、基于阴阳学说的药性配伍
第二节 五行学说与药性
一、五行的概念与特性
二、五行的关系
三、五味、五臭与五行的关系
四、基于五行学说的药性应用
第四章 中药药性与中医学的关系
第一节 脏腑特性与药性应用
一、肝的生理特性与药性应用
二、心的生理特性与药性应用
三、脾的生理特性与药性应用
四、肺的生理特性与药性应用
五、肾的生理特性与药性应用
第二节 经络学说与药性应用
一、经络分布与药性应用
二、经络分类与药性应用
三、经络脏腑络属关系与药性应用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学说与药性应用
第四节 三焦辨证学说与药性应用
一、治上焦如羽
二、治中焦如衡
三、治下焦如权
第五章 中药药性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四气
一、四气的概念
二、四气确定的依据
三、四气的作用
四、四气与药物功效
五、四气的现代研究
第二节 五味
……
第六章 确定中药药性的依据
第七章 影响中药药性的因素
第八章 中药药性的临床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