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第三版
作者:杨明 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丛编项: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中药药剂学》坚持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公正遴选主编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和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建设研究会制订了主编遴选评分标准,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评议,遴选出一批教学名师、高水平专家承担本套教材的主编,同时实行主编负责制,为教材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中药药剂学》着力提高教材质量,努力锤炼精品,在继承与发扬、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体现了中医药教材的特色;学科定位准确,理论阐述系统,概念表述规范,结构设计更为合理;教材的科学性、继承性、先进性、启发性及教学适应性较前八版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更新内容,丰富形式,不断完善,将学科、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写入教材,形成“十二五”期间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确保优质教育资源进课堂,为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注重教材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方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与任务
二、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第二节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内容
一、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
二、中药制剂剂型的重要性
三、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四、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第三节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一、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现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一、法定依据
二、临床依据
三、生产依据
四、市场依据.
第五节 剂型分类与选择原则
一、剂型的分类
二、剂型的选择原则
第二章 中药调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处方
一、处方的概念与种类
二、医师处方的内容与特点
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第三节 中药处方的调配
一、处方的调配程序
二、中药“斗谱”的排列原则
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饮片
一、中药配方颗粒
二、小包装中药饮片
三、中药超微饮片
第三章 制药卫生
第一节 概述
一、制药卫生的重要性
二、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与检验方法
三、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及预院措施
第二节 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
一、中药制药环境的基本要求
二、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
三、洁净室的卫生管理
第三节 灭菌方法与灭菌操作
一、灭菌工艺有关参数及其相关性
二、物理灭菌法
三、化学灭菌法
四、无菌生产工艺
第四节 防腐
一、防腐措施
二、防腐剂
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原辅料
第一节 中药制剂原料
一、中药制剂原料的含义
一、中药制剂原料的特点
三、中药制剂原料的分类
四、中药制剂原料的质量控制
五、中药制剂原料在中药制剂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举例
第二节 中药制剂辅料
一、中药制剂辅料的含义
一、中药制剂辅料的特点
三、中药制剂辅料的分类
四、中药制剂辅料的作用
五、中药制剂辅料选择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六、中药制剂辅料的管理
七、中药制剂辅料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粉碎、筛析、混合
第一节 粉碎
一、粉碎的目的
一、粉碎的基本原理
三、粉碎的方法
四、粉碎原则
五、粉碎的设备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二节 筛析
一、筛析的目的
一、筛析的种类与规格
三、粉末的分等
四、过筛与离析的器械
第三节 混合
一、混合的目的
一、混合机理
三、混合方法
四、混合机械
五、混合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粉体学理论在药剂中的应用
一、粉体学的概念
二、粉体的特性
三、粉体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第六章 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第一节 概述
一、药材成分与疗效
二、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的目的
第二节 浸提
一、浸提的过程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三、常用浸提溶剂
四、浸提辅助剂
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第三节 分离与精制
一、分离
二、精制
第四节 浓缩
一、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
二、浓缩方法与设备
第五节 干燥
一、干燥的基本理论
二、影响干燥的因素
三、干燥方法与设备
第七章 浸出药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二、浸出药剂的种类
第二节 汤剂
一、概述
二、汤剂的制备
三、汤剂的质量要求
四、汤剂的研究及改进
……
第八章 液体药剂
第九章 注射剂
第十章 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 栓剂
第十二章 胶剂
第十三章 散剂
第十四章 丸剂
第十五章 颗粒剂
第十六章 胶囊剂
第十七章 片剂
第十八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第十九章 其他剂型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第二十一章 中药制剂新型给药系统
第二十二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第二十三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二十四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二十五章 中药新药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