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药史话 诗情 画意 墨韵
作者:杨殿兴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具代表性的载体之一,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和灵魂,中医药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华医药史话 诗情·画意·墨韵》对中华医药历朝历代的名医大家、代表作、重要的历史事件等逐一进行诗歌创作,讴歌伟大的华夏文明,缅怀先贤,抒发情怀,怀贤而激昂励志,吟诵而陶冶情操,为我们奉献了一部中医药文化的大雅精品。
目录
第一章 程医药起源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伏羲
神农
黄帝
岐伯
彭祖
肇始之路
第二章 萌芽成长
(夏~春秋,前21世纪~前丽476年
周文王与《易经》
医缓、医和
阴阳说、五行说的产生
巫医分立
第三章 壮大成熟
(战国~三国,前475~265年)
《黄帝内经》
《难经》
秦越人
淳于意
涪翁
郭玉
华佗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董奉
第四章 全面发展
史堪
《苏沈良方》
唐慎微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朱肱与《南阳活人书》
宋设立和剂局与惠民局等国家药局
许叔微
刘完素
陈言
史崧与《灵枢经》
张元素
张从正
李呆
宋慈与《洗冤集录》
朱震亨
第五章 百家争鸣
(宋~元,960-1386年)
陈抟
《蜀本草》
范仲淹捉出“不为良相”
玉惟一铸造针灸铜人
钱乙与《小儿药证直诀》
杨子健
薛雪
叶桂
徐大椿
吴谦总修《医宗金鉴》
陈念祖
吴瑭
王清任
吴师机
王士雄
陆懋修
郑寿全
第六章 鼎盛创新
(明~清.鸦片战争前,公元1368~1840年)
《普济方》
韩懋
《伤寒杂病论》流传日本
万全
李时珍
杨继洲著《针灸大成》
方有执
张介宾
发明人痘接种预防天花
吴有性
喻昌
李中梓
傅山
两晋——五代265~960年
王叔和与《脉经》
皇甫谧
葛洪
陶弘景
龚庆宣
雷敦与《雷公炙论》
设置医学,以广教授
巢元方
孙思邈
《大医精诚》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文成公主入藏
苏敬等编撰《新修本草》
王焘
王冰注《黄帝内经》
鉴真东渡
咎殷
李珣
第七章 中西碰撞
(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40~1949年)
曾懿
张锡纯
唐宗海
昔济川
丁甘仁
曹家达
恽铁樵
汪逢春
陆渊雷
取消“废止旧医案”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
第八章 繁荣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0年后)
萧龙友
杜自明
冉雪峰
施今墨
祝味菊
孔伯华
吴佩衡
蒲辅周
吴棹仙
李斯炽
郑怀贤
邓绍先
王渭川
刘惠民
岳美中
秦伯未
胡伯安
沈仲圭
程门雪
陈达夫
卓雨农
李重人
王伯岳
裘沛然
任应秋
吕炳奎
傅灿冰
李仲愚
方药中
王静安
陆干甫
郑孝昌
凌一揆
侯占元
李孔定
柯雪帆
郭子光
新中国高等中医院校建立
毛泽东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五老上书
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
衡阳会议
卫生部授予“四川振兴中医先声”称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
八老上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颁布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召开
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民族医药百花齐放
附:四川省中医药系统有代表性的中医院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