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漫画中医系列 漫画中医 中药篇
作者:罗大伦,于春华编绘
出版时间:2012年版
丛编项: 漫画中医系列
内容简介
没有学不会的中医,只有讲不清的中医。不是中医多么深奥难懂,而是表达得还不够通透。《漫画中医》系列丛书,打破了以往中医图书的形式束缚,采用漫画的方式,分别从中医基础、体质、中药、经络、方剂、养生等方面来传达中医的深刻内涵,解读中医的绝世精粹。为喜爱中医、想探究中医奥妙的您,开启了轻松学中医、快乐学国学的愉悦之旅。《漫画中医?中药篇》共分为7部分,在简介了中药的来源、中药学发展史、中药的采集和炮制之后,详细地介绍了中药的药性、中药的应用、具有代表性的18类中药和34个中药之最。全书内容严谨科学,表达通俗流畅,形式活泼新颖,化繁为简,为初学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目录
带你了解中药/001
什么是中药/002
中药来源/003
植物药?动物药/004
矿物药/005
中药学的发展演进/006
中药发展史/008
原始时期/008
夏商时期/009
西周时期/010
秦汉时期/011
两晋南北朝时期/012
隋唐时期/013
宋金元时期/014
明代/015
清代/016中药的采集与保存/017
中药的采集/018
植物类药采集原则1/018
植物类药采集原则2/019
动物类药采集原则/020
中药的保存/021
影响中药质量的自然因素/021
果实、种子、芳香性药物的保存/022
动物、矿物、剧毒药物的保存/023
中药变质/024中药的炮制/025
什么是中药的炮制/026
炮制的目的/027
纯净药材,分拣药物/027
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028
干燥药材,利于贮藏/029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030
减低毒副作用/031
增强药物功能,提高药效/032
改变药物性能/033
引导归经,便于定向用药/034
炮制的方法/035
修治/035
水制/036
火制——炒/038
火制——炙、烫/039
火制——煅、煨/040
水火共制/041
其他方法/042中药的药性/043
中药的四气五味/044
何谓气,何谓味/044
四气/045
四气——寒凉/046
四气——温热/047
第五气——平/048
五味/049
五味——辛/050
五味——甘/051
五味——酸/052
五味——苦/053
五味——咸/054
五味——淡、涩/055
中药的升降浮沉/056
升降浮沉/056
升降浮沉——两大趋向/057
升降、浮沉——升浮/058
升降、浮沉——沉降/059
升降浮沉与性味、质地的关系/060
药性归经/061
什么是药性归经/061
归经理论的发展历程/062
归经的范围/063
性味归经/064
性味归经——详说/065
性味归经——禁忌/066
功能主治归经/067
选择性归经/068
经络选药归经/069
脏腑经络传变选药归经/070
中药的毒性/071
中药学中“毒”的含义/071
有毒与无毒/072
引起中药中毒的原因/073
毒性与副作用/074
常见有毒药物/075中药的应用/077
中药的配伍/078
何谓配伍/078
中药的七情/079
何谓七情/079
单行/080
相须/081
相使/082
相畏、相杀/ 083
相恶/084
相反/085
中药的用药禁忌/086
配伍禁忌——十八反/087
配伍禁忌——十九畏/088
证候禁忌/089
妊娠禁忌/090
服药的饮食禁忌/091
中药的剂量/092
何谓中药的剂量/092
与用药剂量相关的3要素/093
现代临床处方的一般用量/094
中药的服用法/095
什么是中药的服用法/095
内服法/096
汤剂煎煮法——煎药用具、用水/097
汤剂煎煮法——煎药火候/098
汤剂煎煮法——煎药方法1/099
汤剂煎煮法——煎药方法2/100
汤剂煎煮法——煎药方法3/101
汤剂煎煮法——煎药方法4/102
汤剂服法——服药剂量/103
汤剂服法——服药时间/104
汤剂服法——服药的冷热/105
其他剂型的服法/106
附:中药命名/107
命名规律/107
命名规律举例/108
附:古代两大中药分类法/110
自然属性分类法与功能分类法/110
自然属性分类法/111
功能分类法/112药物分说/113
解表药/114
辛温解表药/115
辛凉解表药/116
清热药/117
清热泻火药/118
清热燥湿药/119
清热解毒药/120
清热凉血药/121
清虚热药/122
泻下药/123
攻下药/124
润下药/125
峻下逐水药/126
祛风湿药/127
祛风湿散寒药/128
祛风湿清热药/129
祛风湿强筋骨药/130
化湿药/131
利水渗湿药/132
利水消肿药/133
利尿通淋药/134
利湿退黄药/135
温里药/136
理气药/137
消食药/138
驱虫药/139
槟榔、大蒜/140
止血药/141
凉血止血药/142
化瘀止血药/143
收敛止血药/144
温经止血药/145
活血化瘀药/146
活血止痛药/147
活血调经药/148
活血疗伤药/149
破血消药/150
化痰止咳平喘药/151
温化寒痰药/152
清化热痰药/153
止咳平喘药/154
安神药/155
重镇安神药/156
养心安神药/157
平肝息风药/158
平抑肝阳药/159
息风止痉药/160
开窍药/161
补虚药/162
补气药/163
补阳药/164
补血药/165
补阴药/166
收涩药/167中药之最/169
中药之最/170
发汗之最——麻黄/170
清热之最——石膏/171
泻火之最——黄连/172
凉血之最——犀角/173
开窍之最——麝香/174
补气之最——人参/175
补阳之最——鹿茸/176
温里之最——附子/177
退黄之最——茵陈/178
安神之最——酸枣仁/179
驱虫之最——使君子/180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181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182
降气之最——沉香/183
止血之最——三七/184
补阴之最——女贞子/185
理气之最——枳实/186
疏肝之最——郁金/187
活血之最——丹参/188
补血之最——当归/189
补脾之最——山药/190
清痰之最——贝母/191
祛风之最——独活/192
止咳之最——杏仁/193
清热解毒之最——金银花/194
润下之最——郁李仁/195
涌吐之最——藜芦/196
止痛之最——延胡索/197
生津之最——石斛/198
温痰之最——半夏/199
平肝之最——羚羊角/200
辛凉之最——薄荷/201
峻下之最——巴豆/202
最毒的中药——砒霜/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