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 实用伤寒温病学
作者:朱光辉 编著
出版时间: 2010年版
丛编项: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实用伤寒温病学》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医外感热病学内容与诊治的临床专著,作者以中医八纲辨证为统领,将《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外感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热经纬》、《温疫论》等温病学代表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学术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集伤寒学与温病学于一体、内容完整统一、结构紧密新颖的有机整体。 全书以表里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将外感热病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临床证候分列在邪气在表、邪在半表半里、邪气在里的寒热虚实证治之中,每一方证列有原文与注释、方证小结、临床应用、现代药理研究等,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整个外感热病的内容与辨证论治,较好地实现了寒温的有机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全书内容丰富.执简御繁,纲举目张,系统性、条理性、实用性强,对于系统学习、掌握《伤寒论》与《温病学》理论及其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广大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学习参考用书。
目录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邪气在表证治
概述
1.表证的概念
2.表证的范围
第一节 表寒实证与表寒虚证治
一、表寒实证——太阳伤寒证治
1.麻黄汤证
2.麻黄汤加减证
3.麻黄汤禁忌证
二、表寒虚证——太阳中风证治
1.桂枝汤证
2.桂枝汤加减证(桂枝汤兼证)
3.桂枝汤禁忌证
三、太阳表寒轻证治
1.表郁邪微(未经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2.表郁邪微(已经汗法)——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3.表郁邪微、阳郁化热——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四、太阳病误治变证治
(一)阴阳两虚证
1.表里内外阴阳两虚——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2.心阴阳两虚——炙甘草汤证
(二)心阳虚证
1.心阳虚心悸——桂枝甘草汤证
2.心阳虚烦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3.心阳虚惊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4.心阳虚欲发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5.心阳虚已发奔豚——桂枝加桂汤证
(三)脾胃阳虚证
1.脾虚水停——苓桂术甘汤证
2.胃虚水停——茯苓甘草汤证
3.脾虚心悸腹痛——小建中汤证-
4.脾虚气滞腹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5.脾阳虚兼表证——桂枝人参汤证
(四)肾阳虚证
1.肾阳虚烦躁——干姜附子汤证
2.肾阳虚厥逆烦躁——茯苓四逆汤证
3.肾阳虚下利身痛——四逆汤证
(五)其他变证
1.邪热迫肺——麻杏石甘汤证
2.协热下利——葛根芩连汤证
五、太阳腑证治
1.太阳蓄水证
2.太阳蓄血证
六、太阳病类证治
(一)阳虚风寒湿痹证
1.风湿留着肌肉一一一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
2.风湿留着关节甘草附子汤证
(二)水气停聚证
1.水停胸胁一一十枣汤证
2.水蓄下焦——牡蛎泽泻散证
第二节 表热实证与表热虚证治
一、表热实证治
(一)温热邪气在表证治
1.银翘散证
2.桑菊饮证
3.温热燥邪袭肺——桑杏汤证
(二)湿(热)邪气在表证治
1.湿邪困表——藿香正气散证
2.暑热内蕴,寒湿困表新加香蕾饮证
3.湿热犯表,邪遏卫气一藿朴夏苓汤证
二、表热虚证治
1.阴虚表热——银翘汤、加减葳蕤汤证
2.血虚表热——七味葱白汤证
第二章 邪在半表半里证治
1.半表半里证的概念
2.半表半里证的范围
第一节 少阳病的辨证论治
一、邪陷少阳,正邪相争——小柴胡汤证治
(一)小柴胡汤证
(二)小柴胡汤加减证
1.兼太阳病——柴胡桂枝汤证
2.兼阳明腑实——大柴胡汤证
3.兼胃虚阳明燥结——柴胡加芒硝汤证
4.兼太阴脾寒津伤——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5.兼厥阴烦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6.兼厥阴气厥——四逆散证
(三)小柴胡汤禁忌证
二、热入血室证治
三、热郁少阳胆腑证治
第二节 湿热邪伏膜原证治
一、湿偏重——达原饮证治
二、热偏重——蒿芩清胆汤证治
第三章 邪气在里证治
概述
1.里证的概念
2.里证的范围
第一节 里寒虚实证治
一、里寒实证治
1.上焦寒实证治
2.中焦寒实证治
3.下焦寒实证——寒水互结膀胱证治
二、里寒虚证治
(一)上焦虚寒证治
1.桂枝甘草汤证
2.炙甘草汤证
3.胸痹——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生姜枳实汤证
(二)中焦虚寒证治
1.太阴虚寒——理中汤证
2.阳明虚寒——吴茱萸汤证
(三)下焦虚寒证治
1.少阴虚寒证治
2.厥阴虚寒证治
3.厥阴寒热错杂证治
附《伤寒论》中的厥与下利
第二节 里热虚实证治
一、里热实证治
(一)温热实证治
1.气分温热证治
附阳明三急下和三不可下证
2.营分温热证治
3.血分温热证治
(二)湿热证治
1.上焦湿热证治
2.中焦湿热证治
3.下焦湿热证治
二、里热虚证治
(一)上焦虚热证治
1.心气阴两虚——生脉散证
2.肺胃阴虚——沙参麦冬饮证
(二)中焦虚热证治
1.气阴两虚——白虎加人参汤证
2.胃阴亏虚——益胃汤证
3.余热未净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证
4.阴虚热结便秘——增液汤,增液承气汤证
5.热结便秘、气阴两虚——新加黄龙汤证
(三)下焦虚热证治
1..肾阴不足,阴虚阳亢——加减复脉汤证
2.厥阴风动——二、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汤证
3.阴虚火旺,心肾失交——黄连阿胶汤证
4.厥阴阴虚内热——青蒿鳖甲汤证
5.少阴合病阳明——少阴三急下证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