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医学 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回顾与经验总结
作者:徐如祥 主编
出版时间:2009年版
内容简介
《地震灾害医学:汶川特大地震求援回顾与经验总结》作者为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一线医疗救援工作人员,他们回顾、总结参与这次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的经验与教训,分43章详细论述了地震灾害应急医疗救护队伍的组织、急救医疗物品的准备、灾害现场伤员紧急医疗救援、快速安全转运、次生灾害的防范、卫生防疫、心理干预,以及地震灾害所致休克、大出血、骨折、挤压伤、颅脑创伤、脊柱脊髓损伤、胸腹部创伤、头面部创伤等复合伤、多发伤的临床特点、现场紧急救护、伤员转运和护送,入院后急诊处理、专科救治和康复措施等。《地震灾害医学:汶川特大地震求援回顾与经验总结》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特大地震伤害应急医疗救援的最新理念、最新技术和最新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可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机构、伤员接收医院、应急医疗救护人员及临床医护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1章 地震灾害简史
第一节 概述
一、地球的地震带
二、中国地震分布特点
第二节 5·12汶川特大地震
第三节 1900年以来全球发生破坏性地震灾害大事记
第2章 地震灾害发生的特点
第一节 发生时间的突然性
第二节 破坏范围的广阔性
第三节 次生灾害的多发性
第四节 发生地域的差异性
第3章 特大地震灾害医疗救护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汶川地震应急医疗救护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灾害情报收集与分析
二、抗震救灾的组织与协调
三、构建立体交通体系
四、建立“无障碍”通信网络
五、构建联勤保障机制
第三节 应急医疗救护实施要点
一、组建专业化应急医疗救护队伍
二、应急医疗救护队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
三、确保应急医疗救护队的通讯和交通装备现代化
四、装备现场急救手术舫舱或帐篷医院
五、加强后勤保障,确保急救医疗物资供应
第4章 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的物资准备
第一节 急救医疗物资准备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一、地震灾害的一般信息
二、地震灾区的地理特点
三、气候因素
四、地震灾区房屋结构
五、当地民俗、民情和宗教信仰
第二节 急救药品准备
一、创伤救治主要药品种类
二、创伤类型对用药量的影响
三、创伤类型对用药品种的影响
第三节 急救器材准备
一、注射器及输液器具的准备
二、各种急救包的准备
三、其他有关急救器材准备
第四节 现场急救手术及其设备的准备
第5章 地震灾害现场伤员急救技术
第一节 通气技术
一、通气障碍伤员的现场救护
二、常用急救通气手术及其适应证
三、通气障碍现场急救流程
第二节 止血
一、出血分类
二、止血方法
三、失血表现与失血量初步判断
四、创伤性低血容量及其临床表现与成因
第三节 包扎
一、常用包扎材料
二、常用包扎方法
第四节 固定技术
一、骨折的判断
二、常用固定方法
三、临时固定技术的选择
第五节 搬运
一、搬运目的
二、搬运方法
第6章 地震灾害现场伤员救护、分类与转运
第一节 现场应急医疗救护
一、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二、阶梯治疗模式
三、应急医疗救护与治疗组织
第二节 现场急救原则与救护方案
一、现场急救原则
二、现场救护方案
第三节 伤员分流与转运
一、伤员分类原则与分流
二、伤员转运
三、伤员后送的禁忌证
第7章 地震灾害的自我防护与自救互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震灾害时的自我防护
一、楼房內避难方法
二、平房避难措施
三、大型公共场所避难措施
四、室外避难方法
五、野外避难方法
第三节 自救互救措施与伤员后送
一、自救措施
二、互救措施
三、伤员后送
第8章 地震次生灾害
第一节 概述
一、主要特点与危害
二、地震次生灾害的分类
三、地震次生灾害的破坏作用
第二节 次生灾害的防护与处理
一、个人防护
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三、主要卫生应急措施
四、其他
第9章 地震灾害后的卫生防疫
第一节 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
一、安全饮用水与卫生设施的中断和破坏
二、灾民安置点居住拥挤
三、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
四、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
五、人口流动加大
六、人群抵抗力降低
七、遇难者尸体与传染病风险
八、其他因素
第二节 卫生防疫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第三节 现场快速卫生评估
一、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调查和抽样方法
三、需要收集的数据
四、对卫生评估报告的要求
第四节 预防性卫生措施
一、安置场所
二、饮用水卫生
三、食品卫生
四、消毒处理
五、病媒生物的控制
六、尸体处理
七、预防接种
八、营养保障
九、健康教育
十、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十一、配备基本实验设施
第五节 疾病监测与疫情控制
一、疾病监测
二、疫情控制
三、工作要点
第10章 创伤后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
第一节 概述
一、创伤致死的特点
二、心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三、现场心肺复苏的目的和机制
四、心肺复苏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五、心肺复苏指南的新进展
第二节 创伤现场心肺复苏
一、病情评估与启动医疗急救
二、基础生命支持
三、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及终止指标
第三节 高级生命支持
一、维持自主循环稳定
二、呼吸功能支持
三、其他脏器功能的支持
第四节 持续生命支持
一、全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变化
二、脑复苏策略
第11章 严重创伤与酸碱平衡失调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作用
二、肺的调节作用
三、肾的调节作用
四、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临床常用酸碱平衡的指标
一、血浆pH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三、反映血浆HCO3的指标
四、碱剩余或剩余碱
五、阴离子间隙
……
第12章 严重创伤与水及电解质平衡
第13章 急危重症伤员重要脏器的功能监护
第14章 创伤性休克的救治
第15章 严重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16章 严重创伤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17章 颅脑创伤
第18章 胸部创伤
第19章 腹部创伤
第20章 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第21章 脊柱脊髓损伤
第22章 骨盆骨折
第23章 四肢骨折
第24章 周围神经损伤
第25章 断肢和断指再植
第26章 皮肤撕脱伤
第27章 挤压综合征
第28章 复合伤
第29章 血管创伤
第30章 烧伤
第31章 耳鼻咽喉及颈创伤
第32章 眼部创伤
第33章 口腔及颌面部创伤
第34章 儿童及其他震灾害伤特点与处理原则
第35章 老年人及其地震伤害特点与处理原则
第36章 孕妇及其地震伤害特点与处理原则
第37章 地震灾害时慢性病急性发作
第38章 地震严重创伤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第39章 地震灾害心理创伤与心理干预措施
第40章 地震创伤的高压氧治疗
第41章 地震伤员营养支持
第42章 地震伤员康复治疗
第43章 地震伤员的护理
附录A 震区防疫手册
附录B 手术常用器械
附录C 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