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中医儿科学 第二版
作者: 汪受传 主编
出版时间:2009年版
丛编项: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内容简介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儿科学》第二版的编写,参考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育仁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儿科学》第一版,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第五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二版和近年来出版的其他《中医儿科学》教材,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为基本依据.反映近二十多年来中医儿科临床情况的变化和学科学术发展,力图编写出一本能反映时代风貌、适应新时期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需要的中医儿科学教学参考书。中医儿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儿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保健预防、疾病诊治的系统知识;使学生能运用中医学认识论认识儿童和儿科病的特点,以辨证论治原则处理儿科临床各类常见疾病。因而,本教学参考书包含了正文和附录:正文包括儿科学基础、儿童保健、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疾病、肾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新生儿病、其他疾病。附录包括小儿推拿疗法、小儿针灸疗法、方剂汇编、中成药汇编等。
目录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简史
一、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二、中医儿科学发展现状
(一)中医儿科学基础研究
(二)中医儿科学临床研究
(三)中医儿科学实验研究
(四)中医儿科学发展趋势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
(一)定义
(二)生理病理特点
(三)护理保健
二、婴儿期
(一)定义
(二)生理病理特点
(三)护理保健
三、幼儿期
(一)定义
(二)生理病理特点
(三)护理保健
四、学龄前期
(一)定义
(二)生理病理特点
(三)护理保健
五、学龄期
(一)定义
(二)生理病理特点
(三)护理保健
六、青春期
(一) 定义
(二)生理病理特点
(三)护理保健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
一、体格生长
(一)体重
(二)身高(长)
(三)囟门
(四)头围
(五)胸围
(六)牙齿
(七)呼吸、脉搏
(八)血压
二、智能发育
(一)感知发育
(二)运动发育
(三)语言发育
(四)性格发育
三、变蒸学说
(一)变蒸学说的起源
(二)变蒸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历代医家对变蒸学说的两种观点
(四)现代医家对变蒸学说的观点
第四节 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二、病因特点
(一)外感因素
(二)乳食因素
(三)先天因素
(四)情志因素
(五)意外因素
(六)其他因素
三、病理特点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
一、望诊
(一)望神色
(二)望形态
(三)审苗窍
(四)辨斑疹
(五)望排泄物
(六)察指纹
二、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三、问诊
(一)问年龄
(二)问病情
(三)问个人史
(四)其他方面
四、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六节 儿科治法概要
一、内治法
(一)用药原则
(二)给药方法
(三)常用内治法
二、外治法
(一)外治法的优点
(二)常用外治疗法
三、其他疗法
(一)日光疗法
(二)心理疗法
第二章 儿童保健
第一节 胎儿期保健
一、婚配受孕
(一)适时结婚生育
(二)近亲不可通婚
(三)婚前孕前检查
(四)交合择时宜忌
二、孕期养胎
(一)精神内守,调畅情志
(二)饮食调养,嗜好有节
(三)调适寒温,防感外邪
(四)劳逸结合,适当活动
(五)避免外伤,节制房事
(六)审慎用药,避其药毒
三、胎教发蒙
第二节 婴儿期保健
一、新生儿保健
(一)拭口洁眼
(二)断脐护脐
(三)洗浴衣着
(四)祛除胎毒
(五)观察护理
二、喂养方法
(一)母乳喂养
(二)人工喂养
(三)混合喂养
(四)添加辅食
三、婴儿护养
四、预防接种
第三节 幼儿期保健
一、饮食调养
二、起居活动
三、疾病预防
四、早期教育
第四节 学龄前期保健
一、体格锻炼
二、学前教育
三、疾病预防
第五节 学龄期保健
一、素质教育
二、疾病预防
第六节 青春期保健
一、生理保健
二、心理保健
第三章 肺系疾病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乳蛾
第三节 咳嗽
第四节 肺炎喘嗽
第五节 哮喘
第六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四章 脾系疾病
第一节 鹅口疮
……
第五章 心肝疾病
第六章 肾系疾病
第七章 传染病
第八章 寄生虫病
第九章 新生儿病
第十章 其他疾病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