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临床心律失常学 第二版 陈新 主编 2009年版

收藏
  • 大小:610.63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临床心律失常学 第二版
作者:陈新 主编
出版时间:2009年版
内容简介
  《临床心律失常学》是一部鸿篇巨著,参与编写者达百余人之众,可谓群雄毕至、群英荟萃。一方面,人多力量大,汇聚众智,《临床心律失常学(第2版)》方获成功;另一方面,将如此众多编写者的写作风格、内容编排、文字取舍、主次侧重等方面统一起来。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疾病,可以说没有人一生中不出现一次心律失常此足以说明其发生的普遍性;而其中有些类型的心律失常常来势凶险,可瞬间夺命,此足以说明其发生的特殊性。为此,人类斥巨资、聚英杰,对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展开了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研究,使得对心律失常的发生学、治疗学的认识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相关学科如电学、声学、光学、物理学、化学、制造业等的发展,为深化对心律失常发生学、治疗学的认识又提供了新的方法学和认识观,此宛如在肉眼观事物的基础上,又提供了望远镜和显微镜一样,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是革命性的进步。有鉴于此,与时俱进地记录心律失常学的发展,客观科学地提炼对心律失常发生学、治疗学的进展则势在必行。自2000年《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第1版问世以来的8年间,其所涉学科领域多有巨变,其中不少领域不乏革命性变化。这些变化一是源于对心律失常学本身的深化研究;二是源于对相关疾病认识的升华;三是源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基于此,拓新第1版《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的内容使之更具时代性则十分必要。为此,行将面世的《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第2版的内容较之第1版则多有增减。如第1版为10篇84章,在修订、编排第2版时则删除了其中17章,新增35章,使第2版的内容为10篇102章,且对附录部分也进行了改写。就具体内容而言除修改了存在于第1版中的部分为后续研究证实不宜的内容外,尚增写了不少内容,如心电标测的进步提高了经导管射频消融心律失常的成功率为近l0年来心律失常学中重要的进展之一,正是这一重要进展,使众多心律失常患者从中获益。为此,在第2版的第69章“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第70章“心房扑动的射频导管消融”,第71章“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第68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第74章“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第76章“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射频导管消融”等章节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三维标测系统在射频导管消融上述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使得第2版中心律失常治疗学的亮点闪烁,颇具魅力。再如心脏性猝死一、二级预防的有效性也是近年来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的结果,而预防的方法是对猝死高危患者植入ICD或CRT-D,国内外在此方面均建树颇多,为此,在第2版的相关章节中作了重要阐述,这也是第1版中相关内容所不及的。尽管ICD、CRT-D作为猝死一、二级预防的有效性业已证实,然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年猝死者达55万之众的中国,要普及这一预防策略尚存时距。为此,在第2版第77章“室性期前收缩和心室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中,介绍了对有可能引发猝死的心律失常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根治,以期倡导探索其他预防猝死的途径与策略。除上述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外,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化,对某些类型心律失常成因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升华,这些认识的升华为重新解释其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此在第2版中的相关章节如第29章“预激综合征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第66章“房室旁路的射频导管消融”等中均较为详尽地作了叙述,可谓增色颇多。
目录
第1篇 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1章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生理学
第2章 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
第3章 心律失常的分子电生理学机制
第4章 β-上腺素能和仅.肾上腺素能对心律调节的分子和细胞学基础
第5章 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发生机制
第6章 折返激动学说
第2篇 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评定
第7章 心律失常的分类
第8章 心律失常的临床综合评定
第9章 心电图在心动过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第10章 动态心电图
第11章 植入型环状记录器的应用
第12章 心率变异性
第13章 心室晚电位
第14章 T波电交替
第15章 心率震荡
第3篇 心电生理检查
第16章 常规临床心内电生理检查
第17章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第18章 心内非接触式标测系统的应用
第19章 经食管心电图记录
第20章 常见的心电生理现象
第4篇 室上性心律失常
第21章 窦性心律失常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第22章 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
第23章 室上性期前收缩
第24章 房性心动过速
第25章 心房扑动
第26章 心房颤动
第27章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第28章 房室交界区心律和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
第29章 预激综合征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第30章 特殊旁路参与的心动过速
第31章 房室阻滞
第5篇 室性心律失常
第32章 室性期前收缩
第33章 室性心动过速概论
第34章 单形室性心动过速
第35章 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第36章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第37章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第38章 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和双向室性心动过速
第39章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第40章 长QT综合征和短QT综合征
第41章 Brugada综合征
第42章 复极延长与婴儿猝死综合征
第6篇 心脏病和其他疾病与心律失常编委黄定九曹克将葛均波
第43章 冠心病与心律失常
第44章 扩张性心肌病与心律失常
第45章 肥厚性心肌病与心律失常
第46章 心肌炎和浸润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
第47章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与心律失常
第48章 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心律失常
第49章 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
第50章 麻醉与外科手术中的心律失常
第51章 内分泌疾病与心律失常
第52章 脑血管疾病与心律失常
第53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
第54章 肾功能不良和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
第55章 结缔组织病与心律失常
第56章 心脏移植术后的心律失常
第57章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展望
第58章 小儿心律失常的特点
第7篇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编委黄永麟李一石黄德嘉
第59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第60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和疗效评定
第61章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62章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63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第64章 腺苷与强心苷类药物
第8篇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编委吴清玉胡盛寿杨延宗马长生
第65章 体外电复律和电除颤
第66章 房室旁路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67章 Mahaim纤维参与的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68章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69章 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70章 心房扑动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71章 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72章 心房颤动的冷冻消融和超声消融
第73章 心房颤动外科治疗的电生理基础及研究进展
第74章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75章 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76章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77章 室性期前收缩和心室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
第78章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外科治疗
第79章 室性心动过速的外科治疗
第80章 心房颤动的外科迷宫术治疗
第9篇 心脏起搏治疗编委王方正刘柱柏华伟
第81章 心脏起搏概述
第82章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
第83章 心房起搏
第84章 双腔起搏
第85章 频率适应性起搏
第86章 生理性起搏的新观念
第87章 心脏起搏的血流动力学
第88章 心脏起搏器的程控和遥测
第89章 心脏起搏器心电图
第90章 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故障和起搏导线的拔除
第91章 心脏起搏器的干扰
第92章 永久性心脏起搏患者的随访
第93章 心房起搏预防心房颤动发作
第94章 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
第95章 心脏起搏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
第96章 心脏起搏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第10篇 心脏性猝死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编委陈新胡大
第97章 晕厥
第98章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99章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第100章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
第101章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并发症
第102章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随访和程控
附录 心律失常多中心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建议和指南编委黄从新浦介麟华伟
附录1 经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
附录2 ACC/AHA/HRS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关于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
附录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适应证指南发展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