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 第二版
作者:曾因明 主编
出版时间:2008年版
内容简介
为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要致力于构建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麻醉学专业教育也不例外。为加强“麻醉学”在学校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全国高等麻醉学教育研究会于2001年2月和2002年5月分别在上海和温州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认真的研究与论证,一致建议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单独设置《麻醉学》课程,认为这是医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是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也是麻醉学二级学科内涵的需要。这一建议得到了外科学老前辈裘法祖院士、吴孟超院士及吴蔚然教授的赞同与支持,现《麻醉学》已正式列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近代麻醉学的发展已经历160余年历史,特别是通过近30余年的发展,麻醉学已从其自身的实践中汲取并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多种边缘学科中与麻醉学有关的理论与专科技术,从而形成了麻醉学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体系。麻醉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诸如对病人的生命机能进行监测、调节与控制,维护围术期病人的安全、防治并发症,急救与生命复苏等等,不仅是麻醉科医师所必需,更是每个医学生日后从事临床工作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在拓宽专业口径后医学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在全国麻醉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麻醉学》教材的编写工作顺利展开。在2004年第1版的基础上,为确保教材质量,在全国高等麻醉学专业教育研究会的组织下,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对教材的意见,举办讲授学习班,组织专家对教材逐章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第2版编写大纲,在整个编写工作中加强稿件的审修工作,因此,第2版得以在2008年以较高的质量与广大师生见面。本教材的内容主要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和药物依赖等方面,其侧重点是对人体生命机能的监测、调节与控制,医学生在学习这套教材时要重在理解,并能与其他课程相关内容之间建立联系,以能学深、学活、举一反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麻醉学的发展
第三节 麻醉科的结构与内涵
一、临床医疗工作
二、科研工作
三、教学工作
第四节 学好麻醉学
第二章 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
第一节 麻醉前病情评估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是保障手术病人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麻醉前访视的步骤和方法
三、麻醉前用药
第二节 麻醉和手术前准备
一、麻醉和手术前准备的临床意义
二、麻醉和手术前准备的临床要点
三、麻醉方法、器械与药品方面
第三章 神经干(丛)阻滞麻醉
一、颈神经丛阻滞
二、臂神经丛阻滞
三、坐骨神经阻滞
四、指(或趾)神经阻滞
第四章 椎管内麻醉
第一节 椎管内解剖与麻醉生理
一、椎管解剖
二、椎管内阻滞的生理
第二节 蛛网膜下隙阻滞
一、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临床应用
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
第三节 硬脊膜外阻滞
一、硬脊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
二、硬膜外阻滞的并发症
三、骶管阻滞
第四节 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第五节 椎管内麻醉的争议
第五章 全身麻醉
第一节 全身麻醉用药
一、吸入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三、肌肉松弛药
四、麻醉性镇痛药
第二节 全身麻醉的实施
一、全身麻醉的适应证
二、全身麻醉的诱导
三、全身麻醉的维持
四、麻醉苏醒
第三节 全身麻醉的常见并发症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
二、循环系统并发症
三、体温异常
四、麻醉苏醒延迟
第六章 气道管理
第一节 气道通畅的维护
一、气道的结构
二、影响解剖气道通畅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三、建立有效气道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气道管理技术
一、口咽通气管
二、鼻咽通气管
三、面罩通气
四、喉罩通气
五、气管插管
第三节 困难气道处理
一、困难气道的定义及其评估
二、困难气道的处理
第七章 氧供需平衡的监控
第一节 氧代谢
一、氧代谢的定义
……
第八章 呼吸功能的监控
第九章 血液动力学监控
第十章 体液平衡的监控
第十一章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
第十二章 休克
第十三章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十四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十五章 心肺脑复苏
第十六章 疼痛
第十七章 药物依赖与戒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