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临床助理医师历年考题精析与避错
作者:《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题精析与避错》专家组编
出版时间:2009年版
内容简介
对待所有考试第一步都是要了解考试范围(即了解考点)与命题方式。其中考试范围包括:①考题类型;②各门课程所占的大致比例;③各章节试题分布情况。这可以参照大纲。在此不做赘述。 下面就考试命题的方式做深入探讨。首先来看总的出题方式,不外乎有4种: 第一种:1对1型,也就是说题干所问是一个点,所有备选项都是围绕该“点”而设,例如:题干问“最”、“首选”、“主要”、“首先”、“数据”、“部位”、“适应证”、“并发症”、“诊断”、“检查”、“治疗”等等的就属于这一类。这种类型的题目最多见。所以也是复习时要重点下功夫的地方。命题者可以根据课本上任何一句话来命题,类似填空。这就要求考生在看书的时候有敏感的“火眼金睛”找出哪些内容是可能的考点。同时这也是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复习得很到位(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很大精力)但就是不能上线。换句话夸张地说,你复习到的都没有考,你没有复习的都考了。因此,锁定或者找出哪些是可能的考点成为了每个考生第一要务而不是盲目地看书和做题。下面的复习方法中我们会提醒大家哪些是容易考的考点。另外一个好的方法就是看真题,仔细分析历年的真题是怎么考的无疑是最佳的办法。这也是我们出版这套书的根本出发点。第二种:1对多型,也就是说题干所问是一个点,备选项中是针对该“点”的不同侧面而设,例如:题干问“临床表现”、“不包括”、“不属于”、“除外”、“不正确”等等就属于这类题。这类题目越来越多,也就是说考试的难度加大了。考生对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要牢固的掌握,而不是像1对l型的题目那样单纯而重点在“点”。这类题实际上是“以点带面”,最常见的考法有3种:一种是串联的考,例如,把一个疾病的病因、机制、表现、检查、诊疗和预防做为选项。第二种是横向的考,例如,把一个疾病的与另外一个疾病的不同或者相同的病因、机制、表现、检查、诊疗和预防作为选项。第三种是纵深的考,例如,把某个疾病的病因(或者机制、表现、检查、诊疗和预防等等)综合起来考察。与1对1型题一样,这类题的标准答案往往在课本上能直接找到,但是不象1对1型题目能够在某一段或者一句话中找到,而是在几个段落甚至几页才能找到。也就是说,这种题找答案都这么费劲,可想而知复习的时候要把这类题的考点找出来就非常的困难。对待这类题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平时多总结,功夫在平时,第二是多做比较综合的题,锻炼自己的这方面能力。第三种:多对1型,也就是说题干描述了多个“点”,备选项中有一个与其对应,例如:绝大多数的病例题就是多对1型典型的代表。这类题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看似很难,因为往往在课本上不能直接找到答案。但是实际上,题干会有很多提示,如何找出关键的“题眼”便迎刃而解。这类题往往在题干中已经考察了,例如,题干中提到了血常规的值,那么实际上已经对你是否记住了血常规的正常值进行了考查。因此,对待多对1型的题目,第一要把正常的化验、检查、药物剂量、诊疗标准等等牢固掌握以便能对题干提出的数据、检查、剂量、标准做出正常的判断。第二是,抓题干中的特征性的字眼。这一点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第四种:多对多型,也就是题干描述了多个“点”,备选项中也从不同侧面来对应该题干,这类题比较少见,大多见于病历题。这类题属于天马行空的题目,类似临床上的疑难病例。好在这类题并不多。应对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不仅仅是考试水平。
目录
五步大法,助你过关——命题规律、复习方法、记忆窍门、解题策略与避错诀窍
第1章 生理学
第2章 生物化学
第3章 病理学
第4章 药理学
第5章 内科学
第6章 外科学
第7章 妇产科学
第8章 儿科学
第9章 卫生法规
第10章 预防医学
第11章 医学心理学
第12章 医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