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孙绍裘,孙达武 主编 2015年版

收藏
  • 大小:64.65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作者:孙绍裘,孙达武 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版
内容简介
  中医骨伤科发展史是整个中医学史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中医骨伤科起源、发展过程及规律。《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系中医骨伤专科史,编写过程中吸收了近年来中医骨伤史的最新研究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医骨伤科的历史成就,揭示了中医骨伤科的历史发展规律。
目录
第一章 中医骨伤科学的起源(远古—黄帝时代)
第二章 中医骨伤科学的萌芽(夏商—西周)
第一节 夏商的骨伤科知识
一、酒的发明与汤液的诞生
二、甲骨文中骨伤疾病的记录
第二节 西周的骨伤科知识
一、医事制度中有关骨伤科的记载
二、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及与骨伤科的结合
三、《诗经》和《山海经》的药物记载
四、上古医家介绍
第三章 骨伤科学基础理论的形成(春秋战国—秦汉)
第一节 春秋战国骨伤科介绍
一、社会环境对骨伤科的促进
二、金疮、按摩、导引、针灸、药熨对骨伤科的影响
三、方书的骨伤科成就
四、关于名医的记载
第二节 秦汉骨伤科介绍
一、秦汉的医事制度概况
二、《内经》中有关骨伤科的基础理论
第三节 秦汉主要医籍及医家介绍
一、《难经》
二、《神农本草经》
三、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
四、华佗
五、董奉
六、郭玉
七、淳于意及其诊籍
八、《武威汉简》与《居延汉简》
第四章 骨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三国—隋唐)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骨伤科的发展
一、主要医家和方书成就
二、骨伤科学的进步
第二节 隋唐五代十国骨伤科的发展
一、医学教育与医事制度
二、骨伤科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三、著名医家与医学著作
四、创伤诊断和治疗学的发展
五、骨病诊断治疗学的发展
第五章 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宋辽金元)
第一节 宋辽金元骨伤科的发展
一、医事制度的沿革
二、法医学的兴起
三、宋慈与《洗冤集录》
第二节 宋辽金元骨伤科相关医籍
一、王怀隐与《太平圣惠方》
二、赵估与《圣济总录》
三、裴宗元、陈师文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李杲与《医学发明》
五、危亦林与《世医得效方》
六、李仲南与《永类钤方》
七、阿拉伯医与《回回药方》
第三节 宋辽金元骨伤科的主要成就
一、解剖生理学的成就
二、麻醉学的进步
三、骨折与脱位的诊疗成就
第六章 中国骨伤科的兴盛(明清)
第一节 明清骨伤科的发展
一、明清的医事制度
二、医学各科的发展对骨伤科的影响
第二节 明清骨伤科相关医籍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二、朱檮与《普济方》
三、王肯堂与《证治准绳,疡医》
四、薛己与《正体类要》
五、异远真人与《跌损妙方》
六、陈文治与《疡科选粹》
七、刘基与《金疮秘传禁方》
八、吴谦与《医宗金鉴》
九、钱秀昌与《伤科补要》
十、江考卿与《江氏伤科方书》
十一、胡廷光与《伤科汇纂》
十二、赵廷海与《救伤秘旨》
十三、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十四、二宫献彦可与《中国接骨图说》
第三节 明清骨伤科的成就
一、解剖学的进步
二、急救学的发展
三、开放性创伤治疗术的提高
四、骨折脱位诊疗技术的发展
五、伤筋学的成就
六、内伤学的成就
七、骨病学的成就
八、骨伤科药物疗法的进步
第七章 西方骨科学的传人(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前)
第一节 晚清民国骨伤科的发展
一、近百年来骨伤科的概况
二、西方医学的传人对中医骨伤科的影响
第二节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一、唐宗海与《血证论》
二、朱沛文与《华洋脏象约纂》
三、张锡纯与《医学衷中参西录》
四、刘廷桢与《中西骨格辨正》
第三节 晚清民国骨伤科医家及医籍
一、赵濂与《伤科大成》
二、马培之与《外科传薪集》
二、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第四节 私人诊所的建立
第八章 中医骨伤科的新生(1949—2012年)
第一节 现代骨伤科的发展
一、党的中医政策促进了中医骨伤科的发展
二、中医骨伤科学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三、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四、中医骨伤科学术经验的交流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成就
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二、中西医结合的成就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五个阶段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骨伤科的新成就
一、手法治疗的进步与成就
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推广应用
三、中医骨伤科药物与方剂的发展
第四节 国内骨伤流派简介
一、河南郭氏
二、上海八大家
三、广东五大家
四、京津正骨流派
五、其他省市名家
第五节 中医骨伤科人才的培养
第六节 中医骨伤科学术经验总结与交流
附录中医骨伤科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